共计 187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情趣用品行业在很多人眼中可能是个羞于启齿的话题,虽然用户基数庞大,但真正的用户往往难以被识别。不过,这个神秘的领域却是一个千亿市场的支柱。根据报告,2020 年中国情趣电商市场的规模达到了 625 亿元,客户更是超过了 4 亿。同时,一些创业者正在积极准备上市,显示出行业的潜力。
例如,名为“醉清风”的线上情趣用品电商品牌,其母公司已正式申请在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情趣用品行业中第一家即将上市的企业。这个低调的行业,也逐渐向公众展示出它真实的一面。
然而,在“醉清风”提交 IPO 申请后不久,公司就收到了监管层的现场检查,这使得上市计划面临了一些困难。另外,醉清风在招股书中披露了超过 4000 万的刷单记录,并计划募资 5.6 亿元,其中 3.2 亿将用于建设综合运营协同管理中心,1.6 亿则用于购买办公楼等。这些都让外界对醉清风是否能成功上市产生了疑问,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情趣用品行业的负面印象是否能够被打破的思考。
醉清风成立于 2012 年,主要经营天猫店铺,目前产品类别覆盖了器具、计生、服饰和护理等多个女性健康用品,拥有自有品牌和代理的品牌多达 100 余个,包括知名的杜蕾斯和冈本等。根据招股书的披露,醉清风在过去三年的收入分别为 7.6 亿、9.6 亿和 10.6 亿,总计收入近 28 亿,成为情趣用品领域的佼佼者。
创办这个情趣用品帝国的,是来自武汉大学法学院的杨昌亮和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叶君丽夫妇。他们合计持有 83.43% 的股份。杨昌亮提到,自己在受到情趣电商先行者的影响后于 2008 年在淘宝上开了家情趣用品店,致力于为这一行业带来新的风气。店铺发展的迅速让他意识到,细节与专业化运营的重要性,尤其是早期就注重拍摄产品的质量,而不是随便盗用他人图片。
杨昌亮在一篇创业笔记中提到,情趣用品行业一直被很多人污名化,带着色情和暴利的标签,但他相信这个行业同样可以阳光和健康。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外界的看法。2015 年醉清风正式入驻天猫,这一步让他们得以脱离低质竞争,同时获得了更多的用户认可和信任。由于入驻天猫,醉清风的业绩也随之快速增长,在 2016 年的营收就突破了 5 亿,超越了一些同行在新三板的表现。
如今,尽管情趣用品市场持续扩大,但其仍然是个不被大众重视的行业。缺乏统一标准的产品、不断变化的广告规则、以及行业内的规章制度,让这个市场的格局变得复杂。2010 年,因严查涉黄信息,几乎所有淘宝的情趣用品店铺被迫关闭,而 2017 年底,天猫开始实施成人用品行业的标准化抽检。
面对这些挑战,杨昌亮凭借法律背景,对行业规范非常敏感,进一步规避了许多潜在的风险。他还在过去十几年里写下了大量的创业相关笔记,分享给分销商,传授规避风险的方法。经过多次监管和行业的洗牌后,醉清风依然顽强生存下来了。尽管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过去三年内,醉清风依旧保持着每年的分红,夫妻二人合计已套现近 2 亿。
外界对情趣用品行业的看法存在着分歧,很多人认为这个行业的利润巨大,甚至能够与房地产相提并论。然而“醉清风”的招股说明书却并没有显示出这样的利润,比如与此同时其他同行业公司,如爱侣健康、春水堂等,均面临着亏损的困境。业内数据显示,尽管消费者需求在增长,但竞争也变得越来越白热化,许多中小企业的涌入使得市场份额不断被稀释。
数据分析显示,现存的情趣用品相关企业已超过 9 万家。在过去一年里,注册数量的激增让市场竞争愈发惨烈。尽管醉清风在行业内依然处于领先地位,但其净利润相对较低。2020 年,醉清风的营收虽然增加了 1 亿,但净利润和净利率却双双下滑。同时,烂账问题也显现,过去三年间,醉清风的刷单金额高达 4660 万,业内对这一做法的质疑声不断。
尽管醉清风对刷单行为给出了解释,称是通过个人卡降低手续费与税费来提高店铺流量,但这样的举动也折射出日益严峻的电商流量窘境。随着互联网的流量红利逐渐减弱,获取用户的难度也在上升。同时,市场竞争愈加尖锐,诸如京东和阿里已然进入了情趣用品市场,挤压了醉清风的生存空间。此外,醉清风过度依赖代理品牌,自有品牌发展弱势且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浮现。
在这一波监管风暴中,醉清风的上市之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因为招股书中指出,计划募资的 35% 将用于物业收购,这恰好和监管当局对抓捕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私利交易的行为高度重合,令人担忧。
目前,糖此行业依然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除了避孕套有明文规定外,其他情趣用品如电动和手动器具、情趣服饰等基本没有统一标准,这给生产品质带来隐患。若“醉清风”能最终成功上市,将为整个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然而行业的混乱局面不会因为一家公司而得到根本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