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6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广州近期进行的集中土地出让看似平静,但因为和记黄埔的出现引起了业内外的关注。5 月 5 日,广州的首轮土地供给结束,记者了解到,和记黄埔的子公司参与了竞拍,编号为 28 号。这个公司是由香港首富李嘉诚家族控制的企业,是其房地产投资的重要成员。回顾过去十年,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多轮起伏,许多内地房企迅速崛起,逐步壮大。而李嘉诚家族所掌控的“长和系”,逐渐淡出了公众视线。
和记黄埔的土地出手,未必代表重返内地热潮
此次广州土地拍卖中,整体竞争激烈程度不高,18 块地中,绝大部分以底价成交,只有两块拍地次数较多,分别达到了 11 轮和 25 轮。和记黄埔参与的那块地,位于白云区的空港大道,是竞价最激烈的地块之一。4 月 30 日,竞拍开始时,和记黄埔提交了第一轮、且唯一的一次报价,金额约 23.6 亿,距离最高限价拉开了 3.5 亿的差距。其后未再举牌,最终由中海集团以 27.1 亿竞得。
长和系偏爱商业地产,住宅地产动作有限
在过去十年中,长和系在中国的投资更偏向于商业地产,包括完成的商场和写字楼项目,以及少数的商业资产收购。其在住宅市场的涉猎比较有限,也多以出售和持有的策略为主。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其在内地的在建住宅项目大多在 2015 年前已完成,大部分已经售罄,少量项目销售进展缓慢。
例如,早在 2011 年,长实集团在大连西岗的项目花费 19 亿土地成本,后来在 2019 年以超 40 亿的价格出售。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住宅项目也多数处于持有状态,开发周期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
海外投资策略与布局
在海外市场,长和系依然坚持以商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为主,比如伦敦的瑞银总部大楼、加拿大的机场停车场等。2018 年,长江实业集团曾以 10 亿英镑购入伦敦瑞银总部,三年后以 7.29 亿英镑转手,但物业估值达 12.1 亿英镑,整体投资回报率超过 45%。此外,还投资了自来水、天然气等基础设施行业,以追求稳定的现金流和长期回报。
在国内,长和系一直遵循“持有赚取投资回报”的理念,导致部分项目被认为“囤地”,如大连西岗项目长时间未开发,直到 2020 年才转让。北京的逸翠园项目也经历了长时间的建设周期。
土地市场的变化和未来趋势
近年来,随着调控政策收紧,土地闲置和开发难题不断,大批“囤地”事件曝光。2012 年后,国家开始严格执行闲置土地管理办法,部分长和系的项目陷入“捂盘”困境。如今,随着市场调节和政策放松的预期,部分城市如广州开始放宽购房政策,但整体住宅市场仍处于调整期。而商业地产方面,受疫情影响,价值有回调,租金回报率逐步回升,为投资提供了一些新机会。
不少投行和行业专家指出,虽然长和系此次在广州土地拍卖中未能成功,但这不意味着其会放弃内地市场。未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变化下,商业地产仍具有吸引力。而住宅地产,尤其是在政策调控趋紧的背景下,可能不会像过去那样持续“高增长”。
此外,随着房企现金流紧张,保险资金退出房市,优质资产逐步流出,市场上的优质标的也变得稀缺。这或许会促使一些外资加大布局,但总体来说,李嘉诚家族在内地的房地产投延续着“稳健投资,长期布局”的态度,其行动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