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创新生态:企业迈向万亿市值的关键路径

5次阅读

共计 144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随着中国经济全面稳健复苏,在华大企业的创新热度持续高涨。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传统规则被改写,大企业创新面临诸多挑战,其创新路径值得深入探讨。

大企业创新的困境:最大挑战来自企业内部

大企业创新面临的挑战主要源于内部,受企业组织架构、激励机制和文化的制约。技术创新到产品商业化周期长,创新业务起步收入对大公司而言过小,导致公司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有限。并且,若颠覆式创新业务与现有产品和服务冲突,多数企业难以自我革新。因为创新目标难以衡量,也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如何建立持续创新的文化,是各大企业的难题”。

其次,大企业创新的困境还来自外部创新链接的匮乏。大企业受市场禁锢影响,规模越大,与创业者和创新生态的距离越远。创业和创新者数量众多,难以全面覆盖,且因知名度低难以寻觅。所以,“如何加强与创新群体的连接,也是大企业创新面临的挑战”。

大企业创新趋势:搭建创新生态

数字化和人工智能与各行业交叉产生的跨界创新是未来大企业的创新方向。当前,数字化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与制药行业的跨界融合、生物与电子的结合等领域备受关注。未来,中国企业的数字化将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实现。

成为数字化时代新基础设施的巨头是企业竞争的焦点。小公司在算法和技术上取得突破,加上大企业的客户资源和平台支持,将助力中国未完成 IT 化的传统企业步入数字化快车道。

大企业创新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要成为千亿美金市值公司,或保持千亿美金迈向万亿美金市值,就必须搭建创新生态,使自己成为数字时代的新基础设施”。

在调研的大型企业中,多数企业设有专门的创新部,对内孵化内部创新产品和服务,对外与创业生态建立连接,通过联合创新中心、创新孵化器、加速器等,开放客户资源和技术平台,与小企业共同针对客户需求研发。部分大企业还设有企业的 CVC,通过早期和成长期投资或产业并购基金,帮助企业搭建新的生态系统。

创新加速引擎:创业邦助力大企业建设创新生态

企业应依据自身发展周期和规模设定创新策略。中国百亿美金市值以上的公司,需创新生态策略,成为产业链上的基础设施。独角兽企业及估值 10 亿美金以下处于发展成长期的企业,主要通过内部团队突破核心技术。产业互联网时代,小企业需与各行业巨头合作开拓新市场。此外,每个城市都应发挥区域和城市的比较优势,搭建产业创新生态,为城市和区域带来活力。

自 2014 年起,作为突出的国际创新生态服务平台,创业邦助力大企业从激发创新到实践创新,再到拓展创新生态,提供培训、孵化、实践等全方位专项服务。过去几年,创业邦为奥迪、保时捷、SAP、施耐德等全球知名大企业对接本土创新企业和创新解决方案,制作创新机会图谱报告,产出 POC 成果,让大企业创新实践路线更清晰。

为更好服务大企业创新,2018 年 5 月,创业邦联合高通、腾讯、联想、京东、博世、三星、58、小米等国内外顶级企业投资部门共同发起企业创投联盟,深入研究并分享会员企业创新与投资经验,促进联合 / 跨界投资,共同探索中国市场高速发展的机会。

在刚过去的 5 月,创业邦联合大众汽车品牌和企业创投联盟,以“新文明之约”为主题,召开“2021DEMO WORLD 世界创新峰会”,围绕“寻找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探寻各行业发展的基建之路”、“探讨个体、集体、生态发展的持续法则”、“大企业创投”、“大企业最佳创新实践”等篇章探讨大企业创新与创投生态。

大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各方深度、高效参与。“创业邦愿意成为大企业的创新加速引擎,助力大企业在中国建立和发展创新生态系统”。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