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正加速向传统电商模式转型

7次阅读

共计 126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Tech 星球报道指出,抖音内部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部分中腰部业务将转交给抖音电商服务商团队执行。与此同时,抖音电商的行业运营部门被拆分为两条独立的业务线:内容业务和货架业务。未来,抖音电商的重点将聚焦于商城建设和品牌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原抖音电商作者商品运营负责人李恬在今年 6 月选择离职。作为抖音初创时期的“七人组”成员之一,她曾担任过抖音运营负责人,其职责的分化或许预示着抖音电商的战略方向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革可能加速了她的离职决定。

可以预见的是,当前的抖音正在朝着传统电商平台的方向迈进。抖音小店已经悄然升级为抖音商城,新版界面设计与传统货架电商极为相似,并陆续推出了百亿补贴、拼团、秒杀等促销活动,其商业模式几乎与传统电商平台别无二致。

然而,抖音的目标远非如此简单。随着界面的更新迭代,抖音电商又开始尝试构建属于自己的电商节日。类似于淘宝的双十一,抖音推出了“抖音 818 发现好物节”,旨在通过短视频、直播以及泛商城等多渠道满足商家多样化的经营需求,帮助他们开拓市场增量。抖音希望将这一节日打造成继双 11 和 618 之后的第三个全国性电商节。

抖音与传统电商之间的互动愈发频繁,两者似乎正在相互靠近。一方面,淘宝、拼多多等传统电商平台纷纷涉足短视频领域,试图向兴趣电商转型;另一方面,抖音却在向传统的货架电商靠拢。双方都在深耕对方的核心领地,这也让外界得以窥见抖音电商面临的困境。

首要问题是抖音电商在品牌化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抖音过去的主要精力似乎都放在了“兴趣电商”上,这种模式依赖于情感驱动,以冲动型消费为主导,但其复购率较低,且缺乏刚需属性。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大型商品以及正规品牌产品,兴趣电商几乎无法提供有力支持。从现实情况看,品牌商依旧倾向于将淘宝天猫视为主要经营阵地,而非优先选择抖音的兴趣电商。

其次,以内容为核心的电商模式缺少中心场布局。在抖音这类以内容为驱动的平台上,内容和流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抖音电商长期以来采用“货找人”的方式运作,主播与粉丝构成了直播带货的核心环节。然而,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商家和品牌方难以在内容与流量之间找到平衡点。若要超越传统电商,抖音电商需要完成从“以人为中心”到“以商品为中心”的根本转变。

此外,尽管抖音早已将电商业务列为重要发展方向,但在物流、售后服务以及供应链等方面,抖音电商仍有诸多不足之处,远远不及老牌电商平台成熟。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抖音电商的信任基础与真正意义上的电商平台有所不同,更多依赖于用户对主播个人的信任,而非对整个平台的认可。即便更换平台,只要主播实力强劲且内容优质,依旧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抖音的兴趣电商更像是一个“围城”——外部人士渴望进入,而内部从业者却想要退出。当互联网增长红利逐渐消退,传统电商步入发展瓶颈期时,以抖音电商为代表的兴趣电商无疑显得独树一帜,短视频化也被认为是电商未来的重要趋势。

然而,今天的抖音似乎不得不作出改变。因为传统电商已经具备的一切,也正是抖音电商从未拥有过的。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