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4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12 年,四川遂宁的天齐锂业创始人蒋老板遇到了改变命运的一条重磅消息——美国洛克伍德公司宣布计划全面收购澳大利亚的泰利森锂业。这个矿企坐拥全球最大且开采成本极低的硬岩锂矿 Greenbushes,储量超 800 万吨碳酸锂当量,对中国市场帮助巨大。
作为多年来泰利森锂矿矿石的主要供应商,蒋老板深知一旦被洛克伍德掌控,包销权必将收紧,天齐锂业未来的路将受限。于是,他下定决心——必须自己将泰利森买下来。
然而,天齐锂业当时资产有限,且上市时间仅两年,根本拿不出高达 50 亿元的收购价。与此同时,时间窗口非常紧迫,只有 3 个月,生死攸关。面对这场豪赌,蒋老板选择了出击。
精准布局,教科书级并购操作
天齐锂业先是在海外成立子公司,通过资本市场低调购入泰利森 19.9% 的股份,获得了重要的否决权,搅乱了收购局面。紧接着,天齐以高于洛克伍德的价格提出全资收购方案。融资压力巨大,传统借贷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天齐动用了资本市场和中投公司的资金支持,完成了还不到一年的私有化收购。
随后,天齐锂业通过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方案募集资金偿还过桥贷款,期间还向洛克伍德出售了部分股权换取资金和战略伙伴关系,最终以较低成本控股泰利森,成为全球最大的硬岩锂矿主,彻底掌握了锂矿的命脉。
赣锋锂业的稳健扩张策略
同样起步于 1997 年的赣锋锂业,虽没有天齐那般激进,但选择了技术与资本相结合的路径。李良彬作为锂矿工程师,投资卤水提锂技术,靠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赣锋不仅在国内锂矿资源丰富的江西稳固基础,同时积极出海收购其他锂矿,如澳洲的 Mt Marion 矿和南美的 Cauchari-Olaroz 盐湖少数股权,保持稳健的扩张。
相较于天齐的高杠杆赌注,赣锋采取了更加谨慎的“切块式”收购,避免了巨额债务压力,也保证了盈利的稳定性,在市场起伏中表现相对更稳健。
豪赌盐湖,天齐锂业的高风险挑战
在掌控了硬岩锂矿后,天齐锂业将目光投向了全球最大的盐湖锂矿——智利的阿塔卡玛盐湖。该矿由 SQM 公司运营,拥有低成本、高品质的锂资源。天齐通过购买 SQM 大股东部分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投入巨资但未能直接控制锂矿供应,财务压力急剧增加,负债率飙升至 80%。
随后的锂价急剧下跌,新能源补贴退坡使市场进入萎缩期,天齐锂业陷入严重的资金链危机,2019 年亏损超 50 亿元。为避免违约,蒋老板不得不割爱部分泰利森股权以换取现金,赌局陷入困境。
市场轮回:赣锋稳健、天齐激进的竞逐
市场并非一成不变,随着锂电池技术发展和电动车、智能手机需求持续增长,锂资源再度紧俏。赣锋锂业利用健康的现金流和审慎扩张策略,继续在全球布局锂矿项目,并不断提升持股比例,逐渐在锂储量和市场话语权上超过天齐锂业。
从 2020 年起,锂价迎来爆发性增长,2021 年更是突破极限,推动新能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两大巨头的不同赌风也印证了企业在风口上的抉择:一方追求蝴蝶效应式的巨变冲刺,一方稳扎稳打蚕食市场。
赌徒的游戏,新能源的未来
从最初的硬岩矿收购,到盐湖股权争夺,再到全球布局,天齐锂业与赣锋锂业的故事,是新能源产业链上最生动的博弈写照。它不仅是关于资源争夺的竞技,更是关于战略眼光、资金运作、风险控制的较量。
市场总在变化,胜负未定,下一场赌局还在路上。锂矿争霸,永远是一场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豪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