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3亿的张月光做出的AI播客播放器,效果如何?

4次阅读

共计 205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3 年 7 月,妙鸭相机凭借 AI 写真功能迅速走红后又快速衰落。同年 11 月 13 日,产品负责人张月光离职。离职不到一个月,他创立了北京沐言智语科技有限公司。到 2024 年 4 月底,沐言智语在短短半年内狂揽 4 轮融资,总额近 3 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零一创投、智谱 AI、高榕资本等知名投资者。而在完成这些融资时,沐言智语还没有任何产品推出。

2024 年 11 月,公司成立接近 1 年时,沐言智语低调发布了一款 AI 播客产品 ChatPods,近期随着公测开始,才有媒体陆续报道。点点数据显示,ChatPods 于 2024 年 9 月上架,几个月来每天仅有几百的下载量,总下载量还不到 10 万,也未收录到活跃用户数据。

ChatPods 产品解析

ChatPods 的落地页有智能推荐版块,每天为用户推荐 3 – 5 个播客单集。团队解释每天只推荐少量内容是为避免给用户带来太大压力,力求精准。此外,在每日智能推荐中,会生成一段由 AI 生成的语音推荐词辅助用户决策,这属于听前阶段。

在用户听播客过程中,ChatPods 提供多种 AI 功能,如 AI 总结、AI 章节划分、AI 问答、AI 转录文字稿、AI Highlight 等。利用大模型对播客内容进行理解和预处理,然后以文字形式呈现给用户,辅助理解、消化内容,节省时间。

以章节划分功能为例,创作者上传内容时需手动标注每个章节 / 主题的时间段,用户若仅对某段落感兴趣,点击标签可自动跳转针对性收听。小宇宙虽近期上线了 AI 分段工具,但需创作者额外付费使用。ChatPods 的其他 AI 功能也基本是帮助用户理解,且都可在播客播放页面访问。

ChatPods 的变现点在于这些 AI 功能,用户每月有几次免费额度,超过限定次数需订阅解锁,订阅价格为 9.99 美金 / 月或 69.99 美金 / 年。除针对单集播客的 AI 功能,订阅页面还显示用户可获得一个“Personal AI Podcast Agent”以获得更精准、个性化的推荐内容。

简单描述 ChatPods,就是听前靠 AI 推荐解决听什么的问题,听播客过程中依靠 AI 功能提升效率、辅助内容吸收。不过,其听前推荐依赖推荐算法,需要用户数据反馈和时间积累。经测试,ChatPods 依据用户选择的 3 个宽泛主题推荐内容,个性化程度不高,订阅后推荐变化也不大。

平平无奇背后的逻辑

用 AI 功能加持播客,ChatPods 主要服务于用户吸收信息环节,这有行业特殊性原因。与视频、文字等内容平台不同,播客的分发方式是“去中心化”的 RSS Feed 模式。创作者需找播客托管平台,平台生成 RSS Feed 后,创作者在各平台上传,内容审核通过后,播客的 RSS Feed 链接基本全网公开,创作者更新内容时,各平台会自动同步。

对于播客创作者来说,公开分发利于扩大传播范围、塑造个人 IP 并变现,所以一般将内容设为公开。对播客平台而言,内容不是核心“护城河”,自身生态、流量、推荐、用户体验更重要,这使得很多大公司做起播客来得心应手。

ChatPods 上的播客内容取自公开的 RSS Feed,除少量大平台专属或付费订阅内容外,与主流平台在内容丰富度上差距不大。所以,从 AI 现有能力和行业竞争情况看,ChatPods 只能靠提升用户体验获取用户,积累数据后再切入听前推荐。但这种体验因大模型现阶段能力更偏向效率提升,这引出一个关键问题:这真的是个好的切入点吗?

听播客,到底需不需要 AI 加持?

音频具有“低侵入性”,用户可随时随地听。据喜马拉雅和 Ipsos 合作的调查,国内能专心听播客不做其他事的受访者仅 10.9%,身边常听播客的朋友基本都在碎片时间或做其他事时收听。因“碎片时间”或“一心二用”,听播客时遗漏细节、被打断或忘记收听进度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信息获取效率降低。

AI 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这些问题,虽 AI 给出的文字内容不能替代播客本身,但有助于消化理解。编辑部同事会借助 Google 的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辅助理解播客内容用于工作,一些非内容行业的朋友也会通过播客了解行业新闻等,对他们来说,AI 加持播客有合理性。

然而,播客的“娱乐”价值也不可忽视。从中美用户宏观数据看,获取信息、学习虽重要但排在第 2 位,Top3 中其余 2 个诉求是休闲娱乐和打发时间,秉持放松、陪伴、娱乐等非功利目的收听播客的用户占比与“获取信息”等同甚至更高。

从个人体验和朋友反馈来看,超过一半听播客的时间花在更偏向提供情绪价值或休闲娱乐方向的播客上。在这类场景中“听得愉快”比“记住东西”更重要,AI 现有能力无法加持,精准且个性化的推荐机制和更丰富的内容生态才更关键。

ChatPods 虽努力做 Personal agent 并放在订阅权益中,但推荐算法依赖数据规模和运维能力,在娱乐播客方面 AI 切入点失效,导致两者脱节。

总体而言,靠 AI 做成一个新的泛播客工具 / 平台比较困难,大平台有诸多优势,新平台难以后来居上。但换个角度,若用 AI 技术深度匹配细分需求做垂类平台,可能更有机会。张月光对市场与用户需求有洞察能力,ChatPods 在播客赛道用 AI 能引发怎样的变数,值得持续关注。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