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超级框崛起:夸克与文库引领大厂新战略

3次阅读

共计 174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5 年的 AI 行业,战局正悄然发生新变化。曾经炙手可热的 ChatBot(聊天机器人)逐渐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称作“超级框”的新型 AI 应用平台。这种“超级框”能够提供 AI 搜索、AI 对话,甚至还支持 AI 生成 PPT、翻译和图片等多种功能,一站式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当前,阿里与百度作为行业巨头,纷纷将旗下的“旧贵”工具——夸克和百度文库,转变为升级版的“超级框”,引发了国内 AI 产品激烈的流量争夺战。

根据最新的 AI 产品排行榜,夸克以 1.48 亿的月活跃用户遥遥领先,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 AI 应用。而百度文库也显示出强劲的用户基础,逐步向多功能整合的“超级框”转型。许多人对夸克和百度文库的印象还停留在之前的传统工具阶段,比如用夸克来存影视或填志愿,百度文库用来写论文、做 PPT。然而,经过多年在大模型和云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两大巨头已经将这两个产品进行了深度升级。

“超级框”的实测体验:是不是更好用?

当你打开夸克和百度文库,会发现它们的界面和功能变得越来越像。它们都在 ChatBot 基础上集成了丰富的 AI 工具,逐步向“AI Agent”迈进。相比之前的纯问答或搜索,现在的它们已经能独立完成一些复杂需求,形成了较完整的闭环体系。

具体到产品细节,夸克采用了自己的通义大模型,而非依赖 DeepSeek R1,保证了更好的深度思考和个性化。而百度文库则依托其丰富的文档数据,尤其在文档、PPT 生成上展现出更垂直、更细致的优势。

实际测试:两大产品表现如何?

以两款产品处理“北京五一旅游计划”这个任务为例:

DeepSeek 交出了最详细的方案,列出了具体交通、酒店信息,涵盖景点和特色小吃,几乎是完整的旅游攻略;夸克则提供了一份“特种兵”方案,偏紧凑,推荐的酒店价格较高,实用性相对较低;百度文库则仅出了一份简单的攻略,缺少细节和住宿建议。
在另一个场景——“尾椎骨疼,饮药和康复动作”——三者提供的医疗建议基本一致,但都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的康复视频,只提到可以在哔哩哔哩或 Keep 找到相关资源。这说明,它们在理解意图和匹配信息上取得了明显改善,但结果仍需手工优化。

在 PPT 生成方面,夸克生成速度快,几秒就出一份大纲,但内容偏空,没有实际的行业和品牌分析,作用有限;百度文库则花费更长时间,内容更丰富,且可以换图,但还不能做到直接拿来用。整体来看,这两款产品的内容生成还在探索阶段,能满足基础排版和图像处理,但想要达到直接输出高质量方案的目标,还需不断优化。

战略背后的思考:为何选择文库和夸克?

为什么大厂将“超级框”的阵地放在了文库和夸克?这些产品其实有着相似的路径:百度从搜索起家,到打造文库、网盘作为内容载体,而夸克则由搜索平台逐渐融合垂直应用,再到今日的“超级框”。这两者都符合“用户无需跳转,直达信息”的“框计算”理念,目标是留住用户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完成所有任务。

这些“旧工具”在经过升级后,不仅承载了跑得更快、更智能的搜索,还逐步转变成为“AI 超级框”,成为未来流量争夺的关键入口。专家指出:在现有的搜索竞争疲软、纯 ChatBot 忠诚度低的背景下,类似“搜索 + 云盘 + 文档”的三合一产品,天然适合“AI Agent”模式,具有较强的转化潜力。

纷繁布局:阿里与百度的不同路径

两个巨头在“超级框”的布局上走的路线也各有特色。百度依托其搜索引擎,通过文库和云盘构建了内容生态,试图在广告压力变大后拓展新的收入来源。而阿里则利用云基础、B 端应用,再加上夸克作为 C 端入口,推动“AI 硬件 + 应用”的新战略,包括即将推出的 AI 智能眼镜和语音助手,增强用户在生活场景中的粘性。

此外,阿里和百度都在不断探索基础模型的迭代升级,例如:阿里的通义大模型、百度的文心大模型,都在加大师,争取在 AI 能力上抢占先机。未来,产品的不同形态——无论是硬件、Agent 还是应用场景,都会成为他们布局的核心战场。

结语:谁能更贴近用户?

这场“超级框”大战还在深度发展中。谁能更有效理解用户需求,谁就能抢占 AI To C 的制高点。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强大的模型和技术,更需要优化交互体验,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让 AI 真正成为生产力工具。未来,各大厂还将继续在基础模型、场景应用和产品形态上不断探索沉淀,谁能在这场没有终点的赛跑中胜出,仍未可知。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