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00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距离新一代 iPhone 14 系列的正式发售只有两天时间,果粉们已经开始期待用新机开启新体验。从网络上的晒单与讨论来看,带有巨大屏幕的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成为了众人追捧的焦点,无论是在外观还是性能上都吸引了大量用户。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定价较低的 iPhone 14 和 iPhone 14 Plus,却明显冷清许多,几乎无人问津。这种现象不止在网购平台上有体现,也得到了众多数码博主的反馈。统计数据显示,iPhone 14 Pro 系列的出货量占比高达 85% 以上,尤以 Pro Max 的份额最为突出,相比之下,iPhone 14 Plus 的市场份额仅有 5% 左右,表现可谓“惨不忍睹”。苹果产业链分析师郭明錤指出,iPhone 14 Plus 的预售情况远低于预期,甚至比去年 iPhone SE 3 和 iPhone 13 mini 还要差,考虑到这种趋势,后续或许还会出现调减订单的可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到底在哪里?为何原本被市场寄予厚望的 iPhone 14 Plus,上市即陷入“低谷”?有人甚至调侃它成为“智商机”吗?
价格定位与配置的尴尬
在深入产品本身特点之前,不妨先看看它的价格。目前苹果官网的售价为 6999 元,512G 版价格达到 9699 元,比标准版的 iPhone 14 贵了 1000 元,但又比 iPhone 14 Pro 便宜了 1000 元。这一千元的差价,使得 iPhone 14 Plus 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位置上 —— 大部分消费者可能都不愿为了多几毫米的屏幕尺寸,就多花这 1000 元去买一部“除了屏幕大了点,其他几乎没区别”的手机。
而且,考虑到价格已经逼近 7000 元,消费者心中自然会疑问:为何不多花 1000 元,去入手配置更强、辨识度更高的 iPhone 14 Pro?那款配备“灵动岛”设计、4800 万像素摄像头、120Hz 高刷新率和 A16 芯片的机型,瞬间能吸引眼球,明显优于 Plus 版本。即使退而求其次,花六七千元还能在电商平台直购的去年 iPhone 13 Pro,硬件配置也比 iPhone 14 Plus 更优秀。它不仅拥有 LTPO 显示、三倍变焦镜头和 LiDAR 激光雷达,更在日常使用体验上“更优”不少。这让许多果粉在价格与性能之间权衡,最终选择了更有“性价比”的 Pro 系列。
价格战中的“无奈”
对比去年 iPhone 13 系列,起售价分别为 5999 元的 iPhone 13 和 7999 元的 iPhone 13 Pro,相差 2000 元。苹果试图在普通版和 Pro 版之间,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然而,iPhone 14 Plus 的实际“产品力”远未达到这个价格点,单纯依靠屏幕变大和电池升级,难以支撑“多花一千”的理由。多数消费者都清楚这一点,宁愿多花钱买 Pro,也不愿意接受这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产品。
再看配置,从官网介绍来看,iPhone 14 Plus 几乎是在 iPhone 14 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仅仅屏幕尺寸变大,电池续航提升一线,但其他核心配置几乎保持一致。这样的小改动,售价反而比上一代多出一千元,明显让人觉得“亏”。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升级看似“划算”,实则“亏本”,因为明显不匹配的性价比,让许多果粉选择果断“跳过”。
如果价格再低,或许会更有吸引力
如果 iPhone 14 Plus 的价格能够降到 6499 元,价格优势就会明显许多。比起其他系列,价格下移 500 元,或者更低的空间,会让它成为入门级大屏手机的最佳选择。如此一来,iPhone 14 Plus 或许真正会成为旗舰阵营中的“爆款”。
从我个人的看法来看,苹果今年的策略可能不是仅仅满足于简单推出 iPhone 14 或 Plus 版本。而是更侧重于推动 Pro 系列,企图通过差异化让用户“多掏钱”。去年他们借助 iPhone 13 mini 打造性价比,目标似乎是让用户为了更强体验而倾向 Pro 系列。当 Pro 系列销量暂时遇到瓶颈时,可能会用降价策略“清理库存”,让 iPhone 14 Plus 在市场上逍遥一段时间。它虽然不是最完美的机型,但可能会成为苹果“捞钱”的重要“工具”。
大屏手机的未来:市场的诚实反馈
尽管 iPhone 14 Plus 表现不佳,但它其实反映出一个更大趋势:大屏手机仍然受到消费者青睐,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虽然网上有人抱怨“手机越做越大,小屏手机已变成少数派”,但真实的市场需求却告诉我们,大屏机依旧是未来的主流,手机厂商会继续迎合这股浪潮。
那么,iPhone 14 Plus 会否像 iPhone 12 mini 那样,短暂存在后就被“砍掉”?我的看法是可能性不大。苹果目前看似还没明确大屏市场的真正定位与价格策略,但未来几年的 iPhone 15 Plus 或 iPhone 16 Plus,还是有可能出现一款价格实惠、性能优越的大屏机型,继续吸引用户。即便没有“完美契合”,这些产品的存在也为其他机型带来潜在的销量提升。毕竟,苹果似乎将这些“中间”产品视为市场的试水品,目的在于试探市场需求,丰富产品线,从而实现更广泛的销售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