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49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DeepSeek 引发的行业地震
DeepSeek 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水,激起了 AI 大模型领域前所未有的波澜。作为一款性能媲美 GPT-4o 但训练成本仅十分之一的开源大模型,DeepSeek 迅速成了业界的新标杆。这不仅降低了进入门槛,也导致了众多企业客户的分流。很多公司开始自行部署模型,而中小型硬件厂商则抓住机会,推出“DeepSeek 一体机”,猛烈冲击了以智谱为代表的 To B 私有化市场。
六小虎的阵痛与蜕变
刚成立不久的六小虎尤以智谱为典型。智谱源于清华大学知识工程研究室,被誉为“国字号”团队。2024 年底,它以 200 亿元估值完成 30 亿元融资,吸引了多家国资背景资本。然而,DeepSeek 的出现让市场对其估值产生质疑,急于融资似乎是为了抢占价格高点。资金宽裕的背后,智谱团队却在缩紧规模,销售与交付部门持续裁员,高管阵容也经历多次变动。应用 AI 与合作副总裁李惠子、首席战略官张阔以及副总裁曲滕先后离职,折射出行业震荡的严峻形势。
除了智谱,其它六小虎成员也感受到 DeepSeek 浪潮的压力。北方的阶跃星辰相对稳健,而百川智能、MiniMax 等则经历了高层离职和战略调整。百川智能现在重点向医疗垂直领域倾斜,试图绕开与 DeepSeek 的直接竞争,但这也意味着其通用大模型市场的竞争力正在被逐渐侵蚀。零一万物 CEO 李开复公开放弃训练超大模型,聚焦“造血”业务,透露资本压力下的无奈选择。人才动荡和业务转型成为后 DeepSeek 时代六小虎群体的共同主题。
传统巨头的应对与变革
相比之下,BAT 和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势。腾讯率先全线支持 DeepSeek,将旗下微信、腾讯文档、QQ 浏览器、腾讯音乐等产品快速接入 DeepSeek 服务,显示出强劲的求生欲望。云服务方面,腾讯云、百度云、阿里云、华为云、字节跳动火山引擎同步上线 DeepSeek 版本,助推 B 端用户降本增效。
DeepSeek 的训练成本极低,以 V3 版本为例,仅约 4070 万元人民币,而其他大模型的成本常常达到数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低成本带来的价格战使整个行业压力倍增,也让各巨头反思并调整战略,通过技术优化和多模型融合抢占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大厂都选择紧跟 DeepSeek 路线。有依托抖音流量的豆包坚守自有技术路径,仍保持强劲用户活跃度,仅次于 DeepSeek,超过了 BAT 主力 AI 产品。这表明无论开源还是闭源,免费还是收费,巨头们都有实力双线布局,选择最有胜算的策略博弈。
开源与商业化的双重考验
DeepSeek 推动了大模型开源潮流,六小虎成员中智谱、MiniMax、阶跃星辰均有开源基础,提升了应对新局势的弹性。DeepSeek 主要适配英伟达 CUDA 架构,而国产芯片的崛起或将引发新一轮技术替代浪潮,为国产团队带来机会。
另一方面,纯粹依赖开源技术也带来商业化挑战。部分传统大模型厂商在应用端变现乏力,市场份额被新锐力量蚕食。DeepSeek 掀起的鲶鱼效应促使所有企业重新审视技术实力、资本布局与市场策略的平衡。靠单纯靠政策订单或资本驱动的道路越走越窄,扎根真实场景成为未来生存与成长的关键。
展望未来:理性回归与行业再出发
深陷变革漩涡的 AI 大模型行业正经历阵痛蜕变。六小虎的收缩与调整,巨头的大规模拥抱开源,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重塑同步进行。经历了高歌猛进后的理性回归,显然是整个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
DeepSeek 不仅重塑了竞争规则,同时也让更多企业意识到,只有持续创新和差异化应用才能赢得未来。在这场没有终点的赛跑中,谁能不断优化自我、灵活应对,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新的引领者。春天虽远,但经历了冬天的洗礼,生机终将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