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收入翻倍下,苹果地图营销的潜力与挑战

6次阅读

共计 148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苹果地图营销探索引发关注

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透露,苹果公司正在考虑在其地图应用中植入广告,以提升服务业务,这是苹果首次尝试将地图应用作为盈利来源。在最近的苹果地图团队全体会议上,管理层确认了探索该应用盈利可能性的计划。未来,人们在苹果地图上搜索“汉堡”“炸鸡”等关键词时,排序靠前的结果可能是竞价后的结果,苹果甚至可能向广告主出售地图特定位置的“突出显示”功能,使其获得更显著的曝光。虽然这一计划尚无更多确切信息,但苹果的举动无疑让人再次关注“地图营销”这一领域。

地图营销相较于社交媒体、电商广告,体量较小,显得有些冷门,但正因如此,它有着成为高杠杆营销洼地的可能性。据测算,2023 年谷歌地图广告收入约为 110 亿美元,2024 年预计接近翻倍,在谷歌广告总收入里占比预计可达 7% 左右。阿里巴巴上月发布的财报显示,高德地图首次实现盈利,阿里管理层希望未来高德能成为生活服务的入口。

地图营销的优势

流量 :地图 App 流量量大且优。工具的刚需属性让流量粘性更强。截至 2024 年 9 月,高德地图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突破 8 亿大关,在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中排名第四。地图应用的头部效应明显,2024 年网民使用最多的地图 App 依次为高德、百度和腾讯地图。除自身流量外,地图应用背靠超级生态,能整合生态资源,也能配合超级 APP 的整合营销。比如高德地图联合天猫打造“博世超级品牌日”活动,实现了品牌曝光量月环比增长 8 倍以上,导航到店量月环比增长 5 倍的效果。

场景 :出行是刚需场景,人们对导航、查找周边目的地等功能依赖增大,出行场景占据用户心智。出行刚需后连接各个“目的地”,为营销创造了巨大空间。2018 年谷歌推出“本地活动”广告形式,宜家和谷歌地图的“Buy with Your Time”活动,将用户导航至宜家门店所需时间折算成商品折扣,提升了宜家客流转化量。

精准 :地图应用基于地理位置的精准性不断提升。通过 LBS 定向投放,可精准触达周边潜在客群,母婴品牌可锁定社区、医院等场景的育儿家庭。还有场景化标签管理,能构建精细化人群包。例如百度地图,商家可针对不同用户定制专属优惠,提升广告点击率与到店转化率,还可基于用户历史到店记录,自动触发个性化召回策略。此外,地图营销还有很多新颖的玩法,如百度地图和康师傅绿茶合作的“绿动健康走”活动,腾讯地图和泡泡玛特合作的“MOLLY 魔力卡卡”主题导航活动,都取得了显著的曝光效果。

地图营销的局限性

停留时长 :广告主不光关注流量大小,也看重流量的频率与时长。用户在地图 App 上使用最多的功能是查找路线、导航目的地和查询路况,搜索周边环境的用户占比不到 30%,地图应用在时长上没有优势,用户“用完即走”的工具习惯给其带来了时长挑战。

用户体验 :用户使用地图 APP 的初心是节约时间,对广告容忍度低。若不解决好用户体验与广告效果的平衡问题,地图营销难以突破现状。

完整转化 :谷歌地图能取得广告收入猛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评论区”,在美国,谷歌地图评论是影响用户消费决策的第三大重要因素。但在国内,强势的社交媒体是心智影响的关键,消费决策多在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做出,再去大众点评验证,最后打开地图导航。目前地图 APP 正在积极补齐“内容”,如百度地图打通大众点评,高德打通口碑,并培养内容达人。

整体而言,地图营销既有优势,也有短板。对于大品牌来说,是新鲜的互动玩法;对于小商家而言,是更精准的生意机会。在“互联互通”趋势下,地图应用与其他应用的联动跳转有助于突破转化问题,如高德与抖音团购打通,搜索部分店铺可跳转至抖音 APP 完成交易订单,这或许是未来地图营销可探索的更多可能性。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