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恶意打压DeepSeek,全球掀起禁用风波

3次阅读

共计 219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OpenAI 又一次对 DeepSeek 发起了攻击。就在上周的 3 月 13 日,OpenAI 向美国政府呈上了一份长达 15 页的“举报信”,宣称 DeepSeek R1 会带来“重大风险”,进而要求美国政府采取行动。

不仅如此,OpenAI 全球事务副主管克里斯·勒汉还公开放言:“在关键基础设施和其他高风险应用中使用 DeepSeek 会带来重大风险,因其可能受到中国政府的操纵。”同时还称“DeepSeek 侵犯知识产权,其用户可能面临隐私和安全风险”。一场针对 DeepSeek 的风波正在全球范围内涌起。

OpenAI 对 DeepSeek 的发难已非首次。今年 1 月,OpenAI 就声称发现 DeepSeek 在模型开发过程中使用了未经授权的“蒸馏”技术,将其视作知识产权侵犯行为。然而,OpenAI 却拿不出证据,这致使它的指控遭到众多专家和媒体的嘲讽。CNN 直接指出 OpenAI 虚伪,称其是有意抹黑竞争对手;Meta 首席科学家杨立昆也直言拥有 OpenAI 有一种“错位的优越感”。最终,这场毫无实质证据的指控,因 OpenAI 始终找不到确凿证据,只能无奈放弃起诉而告终。

但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并不服气,不但在社交平台公然挑衅 DeepSeek,表示“我们会推出更出色的模型”。可“更出色的模型”尚未问世,却先等来了“更贵的模型”。2 月 28 日,OpenAI 发布了 GPT – 4.5 大模型预览版本,且仅限每月支付 200 美元的 Pro 订阅者使用。

当 OpenAI 公布 GPT – 4.5 的定价时,整个 AI 行业都为之震动。从 API 调用价格来看,输入每 100 万 tokens 需 75 美元,输出每 100 万 tokens 高达 150 美元。这一价格与之前的 GPT – 4o 相比,输入价格暴涨了 30 倍,输出价格也大幅提升。按照 DeepSeek API 价格计算,GPT – 4.5 输入价格(缓存命中)是其 1000 多倍。过于高昂的定价最终使得 GPT – 4.5 并未取得理想成绩,OpenAI“以技服人”的美好愿望就此破灭。

于是,它们再次选择抹黑 DeepSeek,提交了一份长达 15 页的信函,期望美国全面禁止 DeepSeek。同时,这也是 OpenAI 响应特朗普“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新提案。提案中,OpenAI 提议参照拜登政府的出口规则,采取分级制度:第一级是美国盟友,可享受技术和投资,但不能使用中国生产的设备以及中国的 AI 模型;第二级是没能阻止受出口管制的芯片被转移到“第三级国家”的国家;第三级则是中国等国家。显然,这份文件将美国的霸权嘴脸暴露无遗,AI 科技军备赛已然演变成一种“科技冷战”。

不止 OpenAI,也不止美国,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相继对 DeepSeek 采取了禁用或限用措施,理由大多是所谓的“安全风险”和“数据隐私”问题。其中最先行动的是意大利。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以 DeepSeek 违反了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为由,宣布禁止使用 DeepSeek。

澳大利亚内政部部长托尼・伯克强制要求所有政府机构禁止使用或安装 DeepSeek 产品、应用和网络服务,并从所有澳大利亚政府系统和设备中删除所有现有的 DeepSeek 产品、应用和网络服务。托尼・伯克公开宣称:DeepSeek 对政府技术构成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立即实施禁令是为了“保护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韩国国防部宣布,已禁止 DeepSeek 访问其联网军用电脑;韩国教育部在全国教育系统内禁用了 DeepSeek 模型,从小学直至大学,只要与教育相关的都必须全面执行。值得一提的是,韩国还给自己留了个后门,允许研究生院在学术研究中使用 DeepSeek。可谓是禁止归禁止,但也不能耽误自身。

眼见众多“小弟”如此配合,美国也毫不逊色,美国国会、海军、五角大楼、NASA 等政府机构和部门纷纷对 DeepSeek 下达了禁令。甚至在今年 1 月 29 日发布《2025 年美国人工智能能力与中国脱钩法案》。法案禁止美国人协助中国推动 AI,并禁止美国人下载或使用 DeepSeek,否则将被定性为犯罪,最高可判处 20 年监禁及处以 100 万美元的罚款。在美国的“旁敲侧击”之下,彭博报道,已有数百家美国公司,尤其是与政府相关的企业,都已经屏蔽了 DeepSeek。这并非美国第一次对中国下手,在曾经的 5G 和半导体领域,他们都用过同样的手段。而 DeepSeek,也享受到了华为公司曾经的待遇。

不论是美国还是韩国,封禁 DeepSeek 给出的理由始终都是“安全风险”和“数据隐私”。但实际上,这是一场关于技术霸权争夺、地缘政治博弈与全球 AI 产业格局重塑的缩影。

封禁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在 DeepSeek 之前,AI 技术曾被视为高不可攀的“贵族科技”,只有少数巨头能够涉足。OpenAI、Google、英伟达这些“科技寡头”,宛如屹立在 AI 领域的高山,俯瞰着山下苦苦挣扎的后来者。

然而,这一次,DeepSeek – V3 和 DeepSeek – R1 的横空出世,直接改变了 AI 世界的规则,更重构了全球 AI 竞争的逻辑:从依赖资本与硬件的“军备竞赛”,转向算法优化与生态协作的“效率革命”。DeepSeek 的开源模型,以及它连续 7 天的“开源周”,将代码、技术、模型都分享给了全世界,把 AI 从“算力垄断”中解放出来,成为“人人可用的 AI”。寡头所谓的“AI 霸权”开始动摇,所有人都意识到:AI 竞赛的胜利者,并非拥有最多芯片的一方。这是一场真正的技术平权,也是 AI 普惠的开端。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