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18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硅谷巨头比惨,苹果独善其身
苹果也未能阻挡美股下跌的趋势。此前,微软、谷歌、Meta 三家公司公布财报:Meta 利润暴跌 52%,降至 44 亿美元;微软营收增速降至五年最低;谷歌营收增速从去年同期的 41% 骤降至 6%。如此糟糕的财报表现,致使它们的股价不同程度下跌。财报发布后,谷歌、微软盘后股价跌幅超 6%,Meta 更是暴跌近 20%。
在一片惨淡中,美股市场迎来了苹果的业绩报告。美东时间 10 月 27 日,苹果公司发布了 2022 年第四财季(截至 2022 年 9 月 24 日,下称“第三季度”)财报。相较于其他巨头,这份财报情况稍好,总收入和盈利均高于分析师预期——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苹果总营收为 901.46 亿美元,同比增长 8.1%;净利润 207.1 亿美元,创同期净利润新高。
不过,库克仍提及汇率对业务的影响:“该季度有超 600 个基点的外汇逆风,影响很大。若没有外汇逆风,我们本可实现两位数增长。”财报发布后,苹果股价盘后一度跌超 5%。
两极分化的 iPhone14 系列
作为支柱的 iPhone 业务营收为 426 亿美元,同比增长 9.7%,但低于分析师预期的 430 亿美元。
在手机市场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iPhone 依然是最稳健的,没有之一。根据 Canalys 发布的数据,2022 年第三季度是自 2014 年以来手机市场最糟糕的一个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下降了 9%,且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其中,占据 18% 市场份额的苹果,是前五位中唯一保持增长的品牌。
在中国市场,同样来自 Canalys 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7000 万台,同比下跌 11%,苹果以 1130 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四,仍是唯一增长的品牌。
Canalys 分析师朱嘉弢表示,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 2023 年将与 2022 年持平或小幅回升,但仍低于 2021 年和疫情前水平,需求在明年后期之前不太可能改善。即便 iPhone 再强,也难以改变局面。
作为今年第三季度发布的新系列,iPhone14 的销售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苹果接下来几个季度的业绩。尽管整体表现不错,但深入分析会发现,iPhone14 想要重现 iPhone13 的强势,并非易事。
在 iPhone14 发布前,市场普遍较为乐观。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曾通过海外社交平台称,据他对中国经销商、零售商和黄牛的调查,中国市场对 iPhone 14 的需求可能强于 iPhone 13,原因是上述人群为 iPhone 14 支付了“有史以来最多的预付定金”。
但实际销售情况或许没达到预期。至少在中国市场,杰富瑞分析师指出,中国消费者在 iPhone14 系列手机上市之初的整体购买量比去年新款机型上市时少,苹果 iPhone14 系列刚上市前三天的销量为 98.7 万部,比去年 iPhone 13 系列的可比销量低 11%。
不过,iPhone14 系列的销售额高于 13 系列,主要原因是产品市场反馈两极分化。据 Sandalwood 的电商监测数据,iPhone 14 系列在天猫平台 7 天预售销量与 iPhone 13 系列 7 天预售相比增长 7%,销售额同比增 17%。
这样的数据表现,几乎是 Pro 系列独自达成的——iPhone 14 系列标准版在某平台 7 天预售量同比下降 70%,Pro 系列预售量则同比增长了 56%。
显然,消费者更愿为创新买单。iPhone14 标准版相比前代产品升级不多,而 Pro 系列凭借“灵动岛”设计,吸引了更多消费者。
苹果 CFO Maestri 在财报发布后也表示,iPhone14 Pro 机型需求强劲,但供应受限。针对市场对不同产品的反馈,郭明錤称,苹果已要求鸿海富士康将 iPhone 14 的生产线切换到 iPhone 14 Pro 机型,2022 年下半年,iPhone14 Pro 的出货量将占整体 iPhone14 系列出货量的 60–65%。
9 月 iPhone14 系列发布不久,任泽平曾在微博上指责苹果:“苹果已成为一家越来越缺乏灵魂和创新的公司,剩下的更多是堆砌硬件、伪创新、价格歧视、打压竞争对手、垄断、傲慢,过度消耗果粉对乔布斯的喜爱 ……iPhone 14 的失利可能是苹果帝国盛极而衰的标志。”
其实,这几乎也是当前手机市场的普遍问题,历经十余年高速发展,手机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外观、颜色等具有更高识别度的特征,成为各大手机厂商争夺消费者的“王牌”。
近两年手机市场兴起折叠屏概念,但目前尚未完全获得消费者认可。而一直在这一领域按兵不动的苹果,似乎有了新想法。市场研究公司 CCS Insight 发布报告,苹果将采取与其他手机厂商截然不同的策略,从 iPad 产品线上引入折叠屏技术。
结合手机市场大环境以及苹果自身产品销售状况,无论是否推出折叠屏手机,苹果都需拿出更具吸引力的创新。
增长新引擎也承压
再看苹果的其他业务线。
服务业务收入为 192 亿美元,同比增长 5%;
iPad 营收为 71.7 亿美元,同比下降 13.06%;
Mac 营收为 115.1 亿美元,同比上涨 25.39%;
可穿戴设备、家居产品及配件收入为 96.5 亿美元,同比增长 9.8%。
其中,Mac 的收入是这份财报中为数不多的亮点。而 iPad 在 10 月 18 日发布了新产品,其销售影响将在后续财报中体现。
比较受关注的是苹果的服务业务。今年第三季度,服务业务增速创苹果史上该业务最低,苹果 CFO Maestri 表示,收入减速源于外汇影响,以及数字广告和游戏业务放缓。
苹果的服务业务主要包括订阅服务、广告收入和手续费收入等,过去几年,这部分业务一直是苹果公司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已连续 16 个季度实现过百亿收入。对苹果而言,这部分业务也是提升利润及毛利率水平的重要板块。
今年五月,为持续提升服务业务收入,苹果公司重组了服务团队,并将流媒体和广告确定为两个主要增长方向。
今年十月,在给开发者的邮件中,苹果称自 10 月 25 日起,将在除中国大陆地区以外所有区域 App Store 的现有基础上新增两个广告位,分别是“今日 (Today)”页面,以及各个 APP 详情页底部的“你可能也喜欢(You Might Also Like)”区域。
彭博社记者 Gurman 此前表示,苹果广告部门每年产生约 40 亿美元的收入,而苹果的广告主管 Todd Teresi 希望将这一数字提高到每年至少 100 亿美元。苹果计划从明年开始在 iPhone 的地图应用中显示搜索广告。
大肆招募员工,也体现了苹果在广告领域增长的野心。根据领英数据,目前苹果广告业务员工约有 250 人,且还计划继续招募超 200 名员工。研究机构 Evercore ISI 预测,苹果的广告业务将在四年内增长到 300 亿美元。
Apple TV +
此外,苹果的流媒体业务呈上升趋势。据 JustWatch 的数据,截至 2022 年 2 月,Apple TV+ 的全球市场份额为 5.6%,虽远落后于 Disney + 和 Netflix,但正接近 HBO Max。今年 3 月,Apple TV + 的原创电影《健听女孩》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有力提升了 Apple TV+ 的影响力。
苹果的优势还在于生态。借助 Apple One,苹果用户可将 Apple TV+、iCloud、Apple Music、Apple Fitness、News 和 Arcade 视为一个整体,享受流畅服务。
今年,苹果还提高了流媒体服务价格,Apple TV+ 的价格从每月 4.99 美元涨至 6.99 美元,Apple Music 服务价格从每月 9.99 美元上调至 10.99 美元,家庭版 Apple One 一体化套餐则从 19.95 美元涨至 22.95 美元。
尽管 iPhone14 Pro 系列需求强劲,公司也在新增长引擎“服务业务”上大力投入,但当下苹果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份财报中,苹果未给出业绩预期,这表明公司对未来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库克也表示,苹果已在放缓招聘节奏。
手机市场或许会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低位,Canalys 分析称,在市场需求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各厂商应迅速调整以适应严峻商业环境。降低库存、控制人力成本等,行业都要做好过冬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