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42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2 月 29 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 CEO 张勇发出内部信,将新年关键字定为“进”,并宣布了新一轮组织变化,主要集中在阿里云。张建锋卸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勇兼任该职位并直接分管钉钉,张建锋继续担任达摩院院长,周靖人担任阿里云智能 CTO,程立不再担任集团 CTO 和达摩院常务副院长,由吴泽明接任。
战略机遇突显
战略机遇源于疫情管控放松以及平台经济监管的风向变化。12 月 7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十条”,中国经济走向复苏,政府、大型企业数字化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全球咨询公司 Gartner 预测 2023 年全球 IT 支出将达 4.6 万亿美元,相比 2022 年增加 5.1%,中国 IT 支出也将维持更高增长速度,云计算公司需抢市场份额。今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平台经济政策调整,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并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阿里巴巴长期发展与中国整体战略方向契合。
阿里云发展历程与现状
2022 年以来,国内云厂商重视健康利润增长,练内功成主基调。阿里云受多重外部因素影响增长不佳,以营业利润率口径看,今年前三季度提升了 4%,主要因“股权激励费用 + 无形资产摊销”成本降低;以经调整 EBITA 利润率口径看,今年前三季度 EBITA 利润利润率是 1.7%,经调整 EBITA 利润是 9.6 亿元,比去年同期改善了 1%。阿里云提升利润思路主要是降低运营成本,如优化基础设施等设备综合运营成本,以及优化产品组合,向客户销售数据库、PaaS/SaaS 应用提升综合毛利,自营数据库、钉钉短期内对利润率将会有较大改善。
历任总裁解决的问题
阿里云成立至今经历三任总裁,各解决一个重大问题。2014 年 -2018 年胡晓明任期内解决了规模问题,奠定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云计算公司基础,长期占据国内市场 30% 以上份额。2018 年 -2022 年张建锋任期内打好了产品技术基础,构成“飞天 + 倚天 +CIPU”技术壁垒,提升计算性能并降低成本,还通过战略整合形成“云钉一体”产品结构,同时达摩院完成一流科技研究院建制,搭建了完整研究体系。
张勇督战需解决的体系化问题
对于未来的阿里云,张勇直接挂帅需解决体系化问题。首先是增长问题,当前形势下阿里云既要增长又要利润,虽上季度有积极信号,如政企业务增多但公有云产品销售比重更大,非互联网行业收入同比增长 28%,对总收入贡献增加,但整体云厂商仍面临市场压力。其次是组织问题,阿里云本身业务规模需匹配相应组织管理,以提升经营效率,形成 To B 工作方式,为未来更高收入规模打好基础。第三是补足一系列能力短板,如销售生态能力、面向传统企业的产品能力、面向传统客户的服务能力,因 2022 年三季度阿里云非互联网行业收入增速高达 28%,占整体云收入的 58%,未来面向传统客户的相关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张勇督战的好处
张勇作为阿里集团 CEO 亲自“督战”阿里云,可凭借 CEO 身份和权限推动问题有效梳理,对外沟通时更容易撬动客户,以集团整体面向政府、传统企业时,更容易横向拉通集团资源,建立更深入客户关系,拉动业绩和增长,且阿里云国际化也需集团国际资源支撑。在发布第一封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信件后,张勇又以阿里云总裁身份发出第二封信,强调将客户信任视为生命,稳定和安全是对客户最基本的责任,此次事故影响了香港地域可用区 C 的云产品运转,故障时间超 12 小时,原因是租用机房制冷设备故障。有头部云厂商人士表示,云厂商需思考如何做好传统市场,发育出针对传统政企客户的相关能力,这决定了未来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