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零售遇冷,这家公司挺进B端为何成大赢家?

4次阅读

共计 229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健康观念的觉醒促使人们愈发重视饮水健康,净水器随之成为常用家电。然而,近两年来净水器市场规模持续下滑,众多中小品牌纷纷退出。据奥维云网数据,截至 2021 年 9 月,国内净水器市场仅余 210 个品牌,较去年同期减少 58 个;2022 年一季度,净水器零售量为 138 万台,同比下降 28.7%。

净水器零售市场遇冷的同时,精装地产的配套净水器市场却在增长,海尔、美的、TCL、云米等诸多知名品牌纷纷入局。一目科技作为行业头部品牌的技术供应商,可为企业提供水质监测技术,在国内净水行业水质传感器市场位居第一。而且,一目科技还有面向 C 端市场的自主研发产品,如桌面级净水器、智能洗衣机等。

独特技术优势与产品开发历程

一目科技创始人李智强称,公司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微流控、微光谱的芯片进行水质监测,能实时监测水中重金属、细菌、余氯等有害物质含量,直观呈现水质安全。2007 年,李智强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环境工程博士时,研发出世界上最小的微流体生物传感器。毕业后他未从事相关工作,而是前往金融管理局做大数据分析。五年后,身边人对健康愈发重视,开始讨论水质安全和净水器过滤效果,这促使他重拾所学,打算打造具备水质监测功能的净水器。

随后,李智强找来昔日科研校友,组建创业团队。公司初创时,在融资上有件“阴差阳错”的幸事。李智强回忆,有次他要从旧金山飞往华盛顿,合伙人帮忙订错机票,他错过航班,只能在机场附近与投资人在巴黎贝甜约谈数小时。没想到这位投资人不到一周就投资了,可谓幸运。

2016 年,李智强正式创立一目科技,最初产品方向是 TO C 的龙头净水器和户外净水杯。因初创品牌知名度低,他选择在 facebook 上众筹产品,获众多海外用户关注。之后布局国内时,也是通过小米优品众筹平台走向天猫、京东等渠道。李智强认为众筹适合新品牌从 0 到 1 的冷启动,因为众筹平台有很多新鲜小众品牌,用户乐意尝鲜、购买力强,还会主动为喜欢的品牌发声。此外,为引发用户好奇心,一目科技在众筹平台着重打造品牌内容,如通过垂类达人测评分享来客观评价新品。

从 2017 年到 2020 年,一目科技进行了 8 次大型产品迭代。李智强介绍,一是将光谱仪从大型实验室设备“浓缩”成高度集成的光谱芯片,难度极大;二是要建立大量光谱分析数据库和 AI 算法;最后要不断降低芯片生产成本。

通过研发微流控、微光谱的芯片,一目科技形成技术壁垒,但从技术到产品仍面临诸多难关。其中一大难关是“如何从用户视角出发,做出其真正需要的功能”。为此,一目科技团队专门学习华为产品开发流程,尤其是中间的产品定义环节。比如用户对水质安全需求高,研发人员将其转化为三点:过滤效果的安全、久置水质的安全和过滤后水质的安全。针对这三点,设计了相应解决方案,一是开发过滤重金属、有机物和细菌等的复合滤芯,二是采用鲜活水技术对久置水杀菌消毒,三是实时监测水质并显示在智能屏上。

供应链管理的挑战与经验

目前,一目科技的供应链主要布局在长三角地区,有 3 家合作工厂,十余条生产线,芯片年产量达 50 万套。品牌初创时期,李智强曾为小额订单带来的供应链难题头疼。作为技术出身的创始人,他认为供应链管理既需文科思维,又需理科思维。比如要计算物料采购、不同物料分配百分比、物料最小停留时间,同时要与大量供应商打交道,进行理性和感性的博弈。

李智强表示:“最大的供应商并非就是最好的,品牌应找到最合适的供应商,并学会与他谈判,实现共赢。”2019 年,一目科技第一代龙头净水器即将发售,李智强对销量预期良好,为降低生产成本,一次性储备了 2 万套库存。但发售后销量远未达预期,库存积压,他只好按 400 元成本价抛售产品。

“后来我们想办法降低成本,还做了一些库存销售,比如将一些元部件做成芯片卖给 B 端客户。”李智强说。这件事让他意识到产品量产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需格外谨慎。所以后来招聘供应链管理专家时,他会问一个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公司库存周期长、库存量大的问题,遇到这种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顺着这个问题深入探讨,双方能更了解彼此是否匹配,这就是招聘中的冰山模型。”李智强认为冰山上面部分是简历、学历等标准化资料,而冰山下面部分是人才的价值观、驱动力、学习能力等个性化能力,企业将两者结合才能找到更适合的人才。

进军 C 端市场的策略与考量

经过市场调研,一目科技发现其 C 端用户群体多是追求安全、自由、时尚的人。目前 C 端净水器售价在 1000 – 2500 元左右。李智强称,一目科技的 C 端产品今年才开始大规模对外发售,所以今年会着重在 C 端市场打造品牌力。

作为技术提供商,一目科技在 B 端也拥有上百个用户,为其提供的微流控、微光谱芯片等产品,定价在百元级别,现已布局净水器、洗碗机、洗衣机三大领域。一目科技今年营收预计在 1.5 亿元左右,其中 B 端和 C 端占比是 7:3。

虽从 C 端产品切入市场,但李智强在创业中意识到团队真正优势在于技术,而非品牌。“我们将工业级技术应用在消费领域的净水机中,所以很多 B 端客户都愿意主动找我们做方案。”进军 C 端市场后,一目科技势必会与 B 端客户狭路相逢,公司如何应对呢?

李智强指出,一目科技瞄准的是净水器细分市场即桌面式净水机,而海尔、美的等品牌布局的是精装地产的配套净水器市场,两者瞄准的细分市场不同,所以一目科技可避开竞争为这类客户提供水质监测技术;此外,一目科技会在自研净水器上做得更细致,尽可能提高水速、过滤和活水效率。

“最后,我们不会向任何一个品牌提供独家水质监测技术。”李智强表示,因为一目科技的水质监测技术以光谱分析为基础,不仅可用于净水行业,还能横向拓展到医疗器械、无人机等领域,“比如应用在无人机航拍的光谱信息提取中。”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