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企业海外拓展,欧美新能源补贴情况如何?

3次阅读

共计 164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汽车电动化已成大趋势,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计达 3840 亿美元。中国作为最大生产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加速“出海”,充电配套设施企业也随之布局海外市场。近两年,很多国内新能源充电设施企业申请欧洲“出海”认证,数量增长近 200%,非相关行业厂商也抢滩海外充电设备市场。

外海市场的增量空间很大?

部分报道新能源充电桩企业“出海”新闻下,网友质疑企业不先解决国内“充电难”问题,反而着眼海外。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前 8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397 万辆、386 万辆,保有量 1099 万,约占全球总量一半。深圳某充电桩企业市场部经理杨拓表示,国内市场商机无限,但企业拓展业务面临瓶颈。一方面,新能源车销量激增,充电需求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充电桩建设和区域布局不平衡。国内车桩比约为 3:1,但在一线城市中心区域,车桩比不理想,充电难问题突出。企业在中心区域找场地建快充桩困难,建慢充桩也常遭限制,且停车位紧张,油车占位影响运营收入。而在一线郊区、三四线小城市,很多充电桩闲置。目前国内充电桩行业“头部效应”明显,二三线品牌只能另寻出路,海外市场成了新的增量市场。

到更“初级”的市场去淘金

资深行业从业者、广州某充电桩企业的 BD 经理陈海杨称,海外市场问题比国内更多,发展更初级。今年四月他到欧美国家考察,发现除挪威、荷兰、德国等较早布局充电基础设施的国家外,很多欧洲国家面临充电难题。在欧美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的情况下,一部分中东欧、北美国家,新能源车桩比持续扩大,充电难愈发明显。美国市场车桩比高达 21:1,欧洲市场车桩比大于 10:1 的国家比比皆是。尽管设施缺口大,但欧美国家同样面临城市基建老旧、审批流程繁琐、人口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加大了企业“出海”难度。不过,欧美新能源基建仍在初级阶段,不算很内卷。越早“出海”的充电桩企业,越有可能抢占海外红利,且欧美用户对慢充桩需求比国内大。欧美国家人口大都不算很稠密,很多用户居住在郊区,对家用充电桩需求大。阿里巴巴国际站发布的 10 月跨境指数显示,全球充电桩热搜前五国家为英国、德国、爱尔兰、美国、新西兰,热搜指数从 2020 年以来快速增长,通过跨境电商“出海”的充电桩企业不断增多。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预计,到 2035 年,欧洲需要安装 6500 万个充电桩以满足 1.3 亿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其中 85% 为家用充电桩。正因欧美市场对家用充电桩需求大,国内部分充电桩运营企业开始转型充电桩设计、制造、销售业务,陈海杨所在公司则瞄准海外公共充电桩基建领域。英国出台新规划,要求新建住宅必须为新能源汽车配备充电站(桩),欧盟各国也推出相应规划和鼓励措施,推动的新能源公共设施基建市场规模不容小觑。

充电桩企业海外“淘金”热

陈海杨认为,国外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趋势与几年前国内类似,各类充电基建鼓励、补贴措施不断出台。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一些欧美国家意识到仅靠民间资本和市场机制,充电基础设施难以快速布局和满足市场需求。德国未来三年内将投资 63 亿欧元扩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数量,奥地利根据充电容量对公共充电桩给予最高 1.5 万欧元补贴,美国能源部和交通部将在未来 5 年内拨款近 50 亿美元加强新能源车充电服务,并在 2030 年达成全美拥有 50 万个公共电动车充电桩的目标。陈海杨表示,国内充电桩企业、运营机构嗅到商机,纷纷计划“出海”抢占市场,掀起海外充电设施“淘金”热潮。当问及是否担忧海外补贴规定对非本土资本、企业有限制时,陈海杨称只要市场规模和需求够大,想办法总能“出海”,之前公司在国内怎么运作,到海外依葫芦画瓢就行。目前,欧洲地区新能源汽车销售渗透率徘徊在 20% 左右,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 10%,都低于国内市场 30%。随着“停燃”时间表临近,欧美新能源车市场或将强劲增长。海外巨大的新能源充电需求,给国内相关企业创造了新商机。相比自主新能源汽车“出海”大潮,国内新能源充能企业的“出海”更显低调,其“钱景”是否会更明朗呢?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