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难民涌入,AI手机迎来翻身契机

18次阅读

共计 113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中外网民交流频繁,各种趣事不断。外国网友涌入中文互联网后,因语言交流问题产生了诸多机翻笑话,这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 AI 手机的魅力。

机翻闹出的“洋相”

“做了一周牛马,大周末的睡懒觉不香吗?”“你是在动物园工作的人吗!我很喜欢参观动物园”“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谢谢你的开门”“可以祝我考试顺利,锦鲤附体吗?”“我祝你好运,祝你通过考试!顺便说一句,我刚刚在谷歌上搜索了锦鲤,它很漂亮,但你真的想被它附身吗?”这些中外网友因机翻带来的爆笑对话,成了热门话题。自称“TikTok 难民”的外国网友,在与中国网民交流时,常因东西方文化风俗和语言习惯差异,导致机翻词不达意。国内网民面对大量英文发帖也感困扰,理解和回复耗时费力。为解决交流问题,国内用户各出奇招。苹果手机利用系统自动悬浮翻译,但结果不智能且常现“无法检测语言”;利用讯飞、微信等输入法的快速翻译功能,却复制操作繁琐;通过 AI 软件的 AI 翻译功能辅助交流,频繁切屏也消耗热情。

AI 手机崭露头角

然而,使用 AI 手机的用户却收获颇丰。不少使用 vivo、小米、一加、OPPO、华为等手机的用户发现,双指长按屏幕,选择 AI 功能字幕中的翻译,页面就能显示中文,实时字幕翻译功能强大。这让英语小白也能接轨世界,以前被埋没的手机功能如今得以利用。外国网民学梗快,除语言系统精进,还和国内网友斗图,需要双语版表情包。在图片快速处理上,AI 手机比其他外置软件更快捷方便,这是 AI 手机首次获大规模认可。此前,AI 大模型在 PC 端 + 办公场景作用更大,AI 手机相关功能效果不如专业 AI APP。美国回收公司 SellCell 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 iPhone 用户购机看重 AI 功能,但 73% 的用户购买后觉得体验提升微乎其微,不少受访者认为 AI 功能不实用,好奇心满足后手机端 AI 功能使用率可能下降。国内 AI 手机产品也类似,虽厂商加速布局 AI 技术,如小米有“超级小爱”、vivo 有“蓝心大模型”等,但智能助手、AI 相机等功能与用户期望有差距,缺乏显著优势,限制了应用场景和产品吸引力。

AI 手机迎来最好时代

此次,AI 手机因相关功能成为处理问题的最优解,甚至让不少人考虑换同款新手机。这或许意味着,AI 手机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最好时代。此前 AI 手机不被看好,如今却凭借实际应用获得认可。在与 TikTok 难民等用户的交流场景中,AI 手机的翻译、图像识别等功能展现出优势。曾经被忽视的手机 AI 功能,在实际需求推动下,发挥出了价值。未来,随着技术发展,AI 手机有望进一步优化功能,满足更多用户需求,在智能设备领域占据更重要地位。它可能会在更多场景中展现独特魅力,比如在跨境商务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真正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