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78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iPhone 15:无实体按键的变革猜想
进入智能机时代,除黑莓坚守全尺寸键盘,其他厂商纷纷削减实体按键。如今常见智能手机通常仅留三个按键:一个电源键与两个音量调节按键。部分手机有所不同,像 iPhone 设有可拨动的静音键,索尼、LG 部分机型配备多功能按键(能设定快捷打开 App),游戏手机一般带有两个肩键用于游戏多指操作。
尽管手机厂商持续减少实体按键,但此前魅族、vivo 的概念机虽尝试过无实体按键设计,却至今未实现商用。不过,今年 10 月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爆料,iPhone 15 Pro 系列将取消实体按键,音量和电源按键都采用固态按键,借助 Taptic Engine 模拟按键触感并提供触觉反馈。日前,苹果供应商 Cirrus Logic 在给股东的信中透露,正与一位客户接触,明年将为其智能手机开发 HPMS 组件,即触觉驱动器。这似乎表明一向沉稳的苹果打算激进一回,以凸显与 Android 厂商在砍掉实体按键方面的差异。
对于 Taptic Engine,大家或许不太熟悉,但苹果产品用户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它是 iPhone、Apple Watch 所搭载的振动与触控反馈模块。也就是说,iPhone 15 Pro 的固态按键,实际与 iPhone 7 的 Home 键原理相同。在 iPhone 7 之前,iPhone 有可按下去的实体 Home 键,而 iPhone 7、iPhone 8 及后来的 iPhone SE2 等机型,采用基于 Taptic Engine 的固态按键,没有键程,无法真的按下去,通过感应与振动带来媲美真实按键的触感。
苹果能让固态按键达到如此效果,一方面得益于马达调校技术,另一方面是 Taptic Engine 马达性能强悍。当初 Android 厂商刚开始普及 X 轴线性马达时,不少网友和媒体拆机对比各大厂商手机的马达尺寸,iPhone 马达堪称普通 Android 旗舰的两三倍。按照郭明錤的说法,iPhone 15 Pro 为实现固态按键,要增加两颗 Taptic Engine 马达,分别置于电源和音量区域,供应商主要是立讯精密和瑞声科技。
无实体按键的 iPhone 15 Pro:体验究竟如何?
小雷使用过按键最少的手机是华为 Mate 30 Pro,仅一个电源键,通过双击手机侧边上下滑动调节音量,由 X 轴线性马达提供反馈。习惯后体验尚可,偶尔滑动感受马达振动还有些减压效果,但调整音量不够干脆,步骤增多,不太方便。苹果的固态按键则不同,虽无实体按键,但按压原本音量键、电源键区域就能调节音量,理论上比华为 Mate 30 Pro 的操作更便捷。
iPhone 15 Pro 取消实体按键后,机身变化明显,原本方正的 iPhone 不再有任何凸起,彻底变成一块“小方砖”。从 iPhone 7、iPhone 8 等机型的表现看,固态按键的实用性与实体键差别不大。不过,对于从 Android 转过来的用户,初期可能会搞不清按键位置,或许苹果需要做出标识。
小雷还有个疑问,iPhone 15 Pro 是否真要砍掉静音键。小雷使用 Android 手机时觉得静音键作用不大,习惯 iPhone 后却发现其很实用,睡觉时拨动一下就能避免打扰,无需反复调音量或设睡眠模式,自由度更高。从静音键角度看,砍掉实体键似乎并非进步,iPhone 15 Pro 的改动,更像是在找不到创新方向后的冒险之举。苹果,难道只能如此激进?
苹果创新力的变迁
1993 年全球第一台智能手机 IBMSimon 诞生,到 21 世纪 10 年代智能手机才逐渐普及。智能手机虽非苹果发明,但苹果无疑引领了潮流,乔布斯更是手机行业的先驱,为智能手机发展指明方向。在乔布斯带领下,苹果不断创新,iPhone 成为旗舰机领域的王者。乔布斯去世后,苹果似乎失去创新力,沦为纯粹商业产品,库克也常遭诟病。
其实苹果并非失去创新力,而是行业发生了变化。乔布斯时代,智能手机行业刚兴起,厂商可尽情尝试各种思路,如自带游戏手柄的 Xperia Play、挑战相机的三星 Galaxy S4 Zoom 等。如今各大厂商已将智能手机发展道路探索得差不多,剩下的多是软件功能改进与硬件常规升级。当年苹果奠定了软件开发者 + 应用商店 + 用户的 App 商业模式(iPhone 3G),开创性加入手机语音助手(iPhone 4s),如今要实现如此大的创新已基本不可能。
更关键的是,在小创新方面苹果也面临挑战,因为智能手机厂商众多,都在发展。从小窗模式、自定义锁屏、桌面小工具等功能就能看出,苹果不再引领行业发展,而是与 Android 厂商相互学习借鉴。这使得苹果在手机行业的地位不如从前,灵动岛成了近几年 iPhone 最大的更新。前段时间 iPhone 14 系列发布,iPhone 14 Pro/14 Pro Max 不再是刘海设计,换成灵动岛,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这是市场成熟的体现,不能说明苹果失去创新力,只是无法继续引领手机行业发展,甚至在 5G、高刷新率屏幕、息屏显示等方面都落后于 Android 手机。
无实体按键:手机无孔化的过渡阶段
无实体按键的 iPhone,实际上是手机迈向无孔化的过渡阶段。很早之前厂商就开始探索手机无孔化设计方向,如 vivo 的概念机 APEX,屏下摄像头、屏幕发声、无线充电、eSIM 等技术让无孔化手机成为可能。然而,无孔化升级改进并不一定意味着手机更好用。华为 Mate 30 Pro 的双击 + 滑动调节音量操作就很繁琐。若以牺牲便捷度为代价实现无孔化,相信用户不会愿意。汽车行业就是前车之鉴,前些年许多车企砍掉实体按键,调节空调温度、雨刷等只能通过虚拟键甚至中控屏操作,给司机带来极大不便,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所以上个月大众汽车官宣实体按键回归,取消正在设计的虚拟按键。手机行业亦是如此,贸然砍掉实体按键,虽科技感十足,但实用性未必强于实体按键。这是苹果无奈的选择,手机行业竞争激烈,苹果需通过激进方案提升影响力。
苹果的优势与挑战
从手机销量看,苹果年销量基本稳定在全球第二,仅次于三星。在旗舰机市场,iPhone 地位更高,堪称无可争议的王者,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苹果有两大优势,一是品牌价值,由乔布斯开创,库克接力,品牌价值毋庸置疑,即便有人更喜欢乔布斯而不喜欢库克,也不能否定库克在苹果商业化方面的贡献。二是拥有更完善的生态,尽管 Android 厂商也在建设生态,但苹果的 iOS、macOS、iPadOS 等自成体系,Android 和 Windows 分别属于谷歌和微软,厂商难以像苹果这般自由整合。
凭借这两大优势,苹果在手机行业尤其是旗舰机市场的地位,Android 厂商难以企及。无论有无固态按键,未来数年内苹果在手机行业的地位都不会改变。就像灵动岛、息屏显示,Android 用户看不上,但苹果用户该买照买。不过苹果确实需要创新,未来几年地位不变不代表永远不变,诺基亚、摩托罗拉就是教训,时间是厂商最大的敌人。趁着现在影响力强大、有试错空间,苹果应多尝试独特设计,为未来手机行业变革积累经验、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