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动力电池为何供不应求:房车与露营热背后的秘密

3次阅读

共计 170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动力电池回收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那些车龄较长的新能源汽车,退役的动力电池一度成为行业难题。然而,最近几年,关于退役电池的回收、梯次利用等问题不断被热议,但由于技术标准、残值评估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行业发展始终缓慢。

业内普遍关心的问题是谁应承担动力电池回收的责任,以及这些退役电池将被用于何处。一种观点认为,这股热潮可能与露营热、房车热有关。实际上,在 2022 年,动力电池回收似乎迎来了转折点,正处于爆发前夜。

据 EVTank 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 年国内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达到了 482.9 亿元,并预计 2026 年将接近千亿元。而中国能源报数据显示,2021 年的市场规模仅为 170 亿元。动力电池回收机构透露,今年某些主流品牌退役电池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价格也持续攀升。

何冲(化名),东莞一家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负责人提到,公司规模虽小,却是较早进入这一领域的参与者之一。他们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由于通信铁塔和基站对备用电源的需求增加,大量退役电池被用于通信行业。

尽管如此,通信铁塔和基站的需求通常由大型机构承接,而中小型回收企业则主要服务于有光伏和储能需求的企业。何冲表示,过去销售人员常需努力推销二手电池,但今年情况不同,不少企业主动前来采购。一线品牌的退役电池一经拆解就被迅速订购,有些企业甚至提前预订了未来半年的电池供应量。

供需失衡导致价格上涨

二手电池需求的增长,也带动了上游资源的紧张。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动力电池回收的竞争中,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压力。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 年国内新增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达 2.44 万家,同比增长 635.17%。截至 2022 年 3 月,全国共有 4.06 万家相关企业。

何冲指出,市场需求旺盛使得二手电池的价格显著提升。目前行业内动力锂电池的回收价格约为 400 元 / 度,而两年前仅为 120~150 元 / 度,涨幅明显。此外,上海有色网的数据显示,自 8 月以来,废旧锂电池回收市场一直处于供应不足状态,废料供给量远低于回收企业的产能需求。

在供需矛盾以及碳酸锂价格上涨的双重作用下,动力电池回收的价格进一步上涨。显然,二手电池市场竞争已经趋于激烈。

房车和露营热的推波助澜

尽管通信行业对梯次利用的需求一直由大型机构主导,但为何二手电池供应仍然紧张?何冲认为,房车热和露营热可能是关键因素。他提到,近期向其采购二手电池的主要客户集中在房车改装厂和户外电源制造商。

今年,短视频平台上的旅居生活和房车旅行内容极大促进了房车销量的增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房车销量同比增长 17%,达到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房车销量的上升也带动了改装厂的业务增长。

阿义在广州经营一家中型房车改装厂,他提到,许多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低配房车后自行升级,而低配房车的生活电池容量有限,通常只有两三度电,无法满足日常旅居需求。因此,消费者会选择扩容方案。过去,这类扩容多采用铅酸电池,但重量大且充电慢;全新动力电池成本高昂,二手动力电池成为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阿义解释说,一辆房车扩容 10 度电,若使用铅酸电池,车辆重量将增加 350 公斤,且充电效率低;若使用全新动力电池,重量减轻至 80 公斤,但成本至少 1.5 万元。相比之下,二手动力电池既能保证性能,又能有效控制成本。

与此同时,露营热也推动了户外电源市场的繁荣。京东数据显示,今年 618 期间,户外电源成交额同比增长 57 倍。尽管主流品牌户外电源价格昂贵,但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低成本的大功率电源组合。

偏科现象与市场挑战

尽管市场火热,但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也面临“偏科”问题。目前市场上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量远高于三元锂电池。原因在于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更高,尤其适合房车和户外电源等场景。

消费者对安全性的重视,促使电商平台上主流户外电源产品逐步转向磷酸铁锂电池。不过,这也意味着三元锂电池的梯次利用空间被压缩,只能更多地进入再生环节。

总体来看,当前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资源分布不均和技术标准滞后制约了行业发展。未来,如何平衡供需关系,优化回收体系,将是行业发展的重点。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