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03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提起中国台湾的电子代工产业,郭台铭无疑是绕不开的名字。然而,在郭台铭看来,真正的行业领军人物却是另一位低调的前辈——林百里。
2003 年,中国台湾诞生了两家营收突破三千亿新台币的企业,其中一家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另一家便是广达电脑。然而,与鸿海的喧嚣不同,广达始终保持着神秘而低调的姿态。创始人林百里鲜少露面,公司也未举办任何庆祝活动,唯一的变化是员工每月额外获得了两千新台币奖金。
低调中的王者
尽管外界对广达的关注有限,但行业内对其地位却充满敬意。在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广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1 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约 2.68 亿台,而广达的出货量达到 7530 万台,市场占有率高达 28%,稳居行业首位。
重庆市政府曾明确表示,若广达项目选址其他城市,其打造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的目标将难以实现。这一评价并非夸张。早在 2001 年,广达就在上海松江区建立首个大陆生产基地,至 2010 年,该基地的生产总值已达到 2000 亿元,占松江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随着 2010 年重庆引入广达,后者开始将部分项目转移至重庆。此举不仅推动了重庆的产业发展,也对松江区造成了冲击。松江区不得不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以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
乌龟精神:专注与坚持
作为广达的创始人,林百里以其低调作风闻名。他曾明确表示:“为什么不多想想如何超越三星和 LG,做自己的事情更重要。”
1988 年,经历两次创业失败后,39 岁的林百里创立广达电脑,毅然选择进入笔记本电脑领域。当时,多数先行者已退出该领域,许多人认为此时进入并非明智之举。然而,林百里坚持“三不”原则:不参加展会、不接受采访、不进行多元化经营,全心投入笔记本电脑代工。
这种专注持续了整整十年。直到 1997 年,广达一举击败十几家竞争对手,成功拿下戴尔的订单,才逐渐打破沉默。两年后,广达成功上市,但林百里依然保持低调,将股票全部交由集保,拒绝流通交易。
即使面对媒体的热切关注,林百里也始终保持克制。他的回应总是简洁务实,从不夸夸其谈。一次采访中,广达总经理梁次震刚坐下,就被林百里严厉提醒哪些话题可以讨论,哪些必须回避。
尽管如此,广达的成功故事还是逐渐浮出水面。早期,为了争取新订单,林百里常常亲自携带笔记本电脑上门演示。当时的笔记本电脑体积庞大,重量超过七八斤,他背着一台,同事背着两台,还需携带打印机。一旦客户表现出兴趣,立即现场打印报价单。
白天奔波于客户之间,夜晚则住宿条件恶劣的汽车旅馆。一天下来,林百里和同事的肩膀上都被勒出了深深的痕迹。有一次,客户故意将广达电脑摔在地上,林百里却微笑着捡起,称赞产品的耐用性。
相爱相杀:与鸿海的竞争
广达与鸿海之间的竞争贯穿始终。广达曾是鸿海最大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器客户,两位创始人林百里和郭台铭关系密切,经常聚餐交流。2004 年,郭台铭甚至公开称林百里为“大哥”,并承诺不会涉足笔记本电脑代工。
然而,三年后,郭台铭打破了这一承诺。2008 年金融危机后,笔记本电脑销量快速增长,而台式机市场萎缩。鸿海被迫转向笔记本电脑代工,开始了与广达的正面交锋。
2009 年,鸿海挖走了广达的一位资深副总经理及近 60 名员工。对此,林百里淡然回应:“这些人并非我们的核心人才,去了也难有所作为。”随后,公司将这些员工的“离职”改为“免职”。
尽管如此,广达并未示弱。林百里迅速搜集证据,准备反击。同时,广达成功夺回鸿海已拿到的 MacBook 订单。表面上,两家公司维持着和谐关系,私下却展开激烈竞争。
2014 年起,鸿海与惠普合作进入云端服务器代工领域,广达也不甘落后。从云端到医疗再到电动车,两家公司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全面较量。
笃定大陆:广达的选择
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富士康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分散产能。然而,广达的态度截然不同。2019 年,林百里虽表示“去东南亚是必然选择”,但具体计划迟迟未定,仅在泰国投资了 20 亿新台币,新增数千个工作岗位。
相比之下,富士康在越南的投资金额高达 3 亿美元。2022 年,广达董事长黄健堂明确表示:“离开上海和大陆,我们绝不同意。”
早在 2000 年,广达便选择落户上海松江区。当时的招商专员对其高度重视,多次为其提供支持。最终,广达仅用百日便完成了厂房建设,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速度。
2005 年,广达在上海的工厂面积扩展至近 1000 亩,生活区近 500 亩,员工人数一度达到 8 万。即便在今天,许多松江人都对“广达十万大军”的壮观景象记忆犹新。
广达的转型与未来
如今,广达已不再是单纯的笔记本电脑代工厂。通过多年转型,其云端业务已成为重要支柱,每年贡献约四成收入,客户包括 Meta 和谷歌等国际巨头,占据全球云端服务器市场 17% 的份额。
在 5G 和 AR/VR 领域,广达同样表现亮眼。其 5G 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AR/VR 团队规模已达千人,市场传闻其或将拿下苹果 AR 眼镜代工订单。
尽管广达的成绩斐然,但林百里从未详细阐述过所谓的“中国哲学”式管理理念。这种低调务实的态度,或许正是广达成功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