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07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人类一直在探索如何驾驭人工智能的力量,而 AI 绘画正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体现。
以往的 AI 绘画常因表现失真被称为‘智障’,但随着技术进步,现在只需输入关键词,几分钟内就能生成媲美专业水准的漫画、油画或古风画像。甚至一些特定关键词能让宠物化身主角,或重塑家庭场景。
尽管调参并非易事,但在电商平台找到‘代跑生图’服务仅需几块钱。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项技术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小红书上相关笔记突破 19 万篇,微博建立话题,抖音推出特效,百度、腾讯等巨头也纷纷布局相关业务。
从冷门到主流
什么是 AI 绘画?它属于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一种形式,与 AlphaGo 相似,通过海量学习人类作品来模仿创作。早期的 AI 绘画受限于复杂操作和缓慢生成速度,只能实现简单的风格迁移,难以获得广泛认可。
转折发生在 2022 年,得益于开源算法 Stable Diffusion 的普及,开发者们迅速将其本地化并优化。如今,从小程序到专业软件,各种工具层出不穷,门槛大大降低,使得普通人也能轻松上手。
无限创意与意外惊喜
在 AI 眼中,万物皆可转化。有些结果充满童趣,比如将动物拟人化;另一些则显得荒诞离奇,比如误将人物变为动物形态。但当输入精准关键词时,AI 也能展现惊人创造力,例如把调料瓶描绘成辣妹形象,或是将日常物品赋予二次元灵魂。
许多用户热衷于借助 AI 绘制个人写真或家庭合影,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经典影视角色也被重新演绎,孙悟空成了清秀少年,银角大王变身病娇帅哥,展现了 AI 强大的叙事能力。
产业崛起与潜在风险
据统计,Stable Diffusion 开源后短短一个月,AI 产出的作品数量就超过了人类画家几十年来的总和。除了娱乐用途,AI 绘画还在媒体、建筑、影视等领域崭露头角。例如,《经济学人》封面便是 AI 绘图成果,而国内多家企业也争相推出相关产品或岗位。
然而,热潮背后也伴随着隐忧。一方面,用户隐私可能面临泄露风险;另一方面,艺术家群体担心作品版权受损。尽管现行法规尚难判定侵权,但已有不良分子利用 AI 制作不当内容。
此外,关于 AI 是否会取代人类画师的争论从未停止。张激教授指出,AI 的优势在于高效复制,但在独特性和情感表达方面仍逊色于人类。即便如此,AI 的低成本优势已促使部分领域的工作模式发生变化。
技术革新与未来发展
回顾历史,每一次科技进步都曾引发行业震荡。AI 绘画虽看似迅猛,但本质上仍是辅助工具。正如智能手机并未完全替代相机,AI 绘画也无法彻底取代传统艺术。
未来,随着技术迭代,AI 绘画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展,同时也需要制定更完善的规则以保障各方权益。无论如何,这场人机协作的新篇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