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8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虽然已宣布退休,卸任 CEO,但他并没有完全离开公司的舞台。最新的消息显示,他正在全心投入字节跳动的 AI 战略,尤其是在吸引其他公司的 AI 人才方面,动作频频。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阿里巴巴和智谱清言等公司部分人才已流向字节跳动,说明了这家公司对于 AI 业务的高度重视。
张一鸣以“猎头人”的姿态出现在人才市场,这背后是字节对于 AI 业务战略的重视。可以看到,在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里,字节跳动在 AI 领域的布局可能比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巨头更为深远。目前,字节跳动的 AI 产品可以被分为三大类:智能体开发平台、各类 AI 大模型以及相应的应用程序,涵盖了众多行业领域。
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是最为人熟知的大语言模型,它可以处理文字、图像、PDF 文档等多种信息类型,并根据用户需要进行输出。与国内其他 AI 产品相比,豆包在体验和功能上都有显著的优势。根据点点网的数据显示,豆包在 AppStore 的免费应用榜单中排名第二,今年 10 月其月活跃用户达到 5139 万,仅次于 ChatGPT 的 2.58 亿。
除了豆包,字节跳动的其他 AI 应用也相继推出,比如音频生成的海绵音乐、视频生成的即梦、代码生成的 CodeGen,以及图像生成的星绘和醒图等。这些产品借助其雄厚的技术背景和财力,在多个领域进行了覆盖,与其他企业的 AI 产品形成了竞争关系。
虽然许多 AI 研发公司因技术和成本限制只能专注某个领域,字节跳动却采取了全面发展战略。它不仅推出了涵盖音频、视频、图文等多个领域的大模型和应用,还非常注重海外市场的拓展,已在海外推出多个相应的应用程序,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开发多款 AI 大模型虽然是种优势,但也意味着需要消耗更多资源与大量的人才与算力。而张一鸣深入参与挖人工作,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做准备。过去两年,字节跳动已采购大量的 NVIDIA GPU,并在海外的数据中心部署,巧妙规避了某些禁令。此外,字节还在积极组建 AI 芯片研发团队,意图开发专门用于机器学习的芯片,预计 2026 年会投入量产。
在图文和视频时代,字节跳动已经成功推出了今日头条和抖音,而面对 AI 时代,似乎也在为再次崛起做好准备。尽管如此,字节跳动的 AI 业务仍面临亏损并且尚未盈利的状态,未来实现盈利是其关键目标。
OpenAI 的 CEO 山姆·奥特曼曾提到为全球芯片行业筹集 7 万亿美元,这一想法虽稍显疯狂,却实践证明了 AI 技术研发确实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然而,目前许多 AI 大模型尚未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像 Kimi 和豆包等应用都在免费为用户提供服务,这使得收益来源变得更加不明确。
从我的经验来看,虽然部分大语言模型如文心提供了会员服务,但无论是功能的重要性,还是与其他可供选择的模型相比,续费意愿大大降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化程度还有待提升,同时同类产品的竞争使得收费后的吸引力下降,导致盈利难度加大。
为了打破这一桎梏,关键在于打造更专业的使用场景,以增强用户的黏性和依赖度。尽管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大模型是免费的,但也有一些专业模型实现了收费。比如字节的即梦就在会员费用上有较高的定价,这表明了一个方向。
字节跳动在 AI 市场上已经展现出巨大潜力,主要通过丰富的产品线和强大的解析能力。然而,要想让豆包在竞争中突出重围,需要迅速找到突破点。最近亚马逊云宣布将推出支持各种模态内容的大模型,这显示了市场的迅速变化和对通用模型的需求。
借助这种新型模型在领域中的表现提升豆包的竞争力,进一步为字节跳动旗下其他 lesser-known 大模型引流,应该是字节跳动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面对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新兴产业的激烈竞争,字节跳动在 AI 领域的强势人才挖掘,势必将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
当然,在当前竞争极为激烈的市场中,优秀的 AI 公司需要在技术和人才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并为其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找到立足之地,甚至有机会超越目前的行业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