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全面爆发还缺什么关键突破

1次阅读

共计 231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硬件创新中,AI 智能体正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从线上点咖啡到智能助手安排出行,AI 的应用场景变得越来越丰富。这股浪潮不仅让人联想到 2007 年乔布斯在 iPhone 发布会时,通过电话预订咖啡的趣事,更标志着科技正从移动网络向 AI 智能时代转型。

2024 年年初,OPPO 在春晚黄金时段的广告中正式宣布了 AI 战略,随后无论是国内外的手机制造商还是硬件巨头,都纷纷在新产品中加入 AI 元素,推动“AI 硬件 + 智能体”成为新的行业趋势。三星、苹果始终强调“AI 无处不在”,国内厂商如华米、OV、荣耀等也在端侧布局,推出了各类包含 AI 能力的智能硬件,如 AI 眼镜、AI 耳机等,带动整个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

在软件层面,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将 AI 视为核心发展方向,各自推出了多个 AI 应用和大模型服务。此时,AI 智能体(Agent)的概念逐渐走入公众视野。相比于过去仅能生成内容的 AIGC 工具,智能体具备感知环境、理解意图、拆分任务、完成事务的能力,能进行多轮交互,学习提升,远超单纯信息提供或内容生产的范围。例如,用户只需一句话:“帮我订份机票去北京出差”,多个智能体便可联合作业,从比价、订票到预约打车和天气查询,一站式搞定,这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智能体的崛起:未来的全新入口

2023 年底,OpenAI 推出了 GPTs 和 GPT 商店,允许用户无需编码即可自定义智能体版本。比尔·盖茨在其个人网站发表文章,强调“智能体将颠覆软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计算革命”,它们不仅会改变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还会在医疗、教育、娱乐、购物等多个领域提供帮助。这一观点彰显了智能体在未来社会中的巨大潜力。日前,预计会成为互联网新网站的智能体生态,正以飞快的速度扩展。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如讯飞星火、豆包、通义 App 每日新增数万智能体,显示出庞大的增长潜力。

智能体不仅仅是单个的应用程序,它们正逐渐融合成庞大的生态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独立智能体或嵌入 APP 中的智能体,获取内容、商品、服务,甚至实现跨平台、跨服务的协作。这种趋势远超传统 App 的单一场景,开启了智能体互联互通的新时代。

智能体面临的主要挑战:协作难题与安全风险

然而,智能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难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智能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当前,各个智能体都在自主运作,互不连接,像“孤岛”一样孤立存在,这限制了它们完成复杂、多环节任务的能力。例如,一个出差安排的场景,需要生活助理、订票、酒店、出行等多个智能体协作,如果缺乏收互操作性和协作标准,就难以实现深度配合。

技术上的壁垒主要体现在:缺少统一标准,智能体身份无法互认,数据流动不可信,业务风险难以识别,安全隐患巨大。具体来说:

  • 智能体的互联缺乏标准协议,目前没有一种标准能实现不同智能体之间的无缝通信和数据共享;
  • 隐私安全难保障,智能体间交换敏感信息如个人身份、偏好时,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风险升高;
  • 信任机制不健全,不可控的智能体可能被恶意利用,带来欺诈、非法内容传播、甚至安全事故;
  • 控制与监管不足,智能体自主执行任务时,怎样确保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仍待解决。

比尔·盖茨也曾指出,随着智能体变得越来越强大和自主,如何确保它们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成为未来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人类在赋予智能体更大权限时,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控制机制,否则,智能体可能会做出无法预料甚至危险的行为。

构建行业标准:迈向可信互联的关键

为了破解智能体间的协作难题,国内外相关机构纷纷行动。近日,由 IIFAA 发起成立的“智能体可信互连工作组”,旨在制定一套可信的跨智能体交互标准。这一举措类似于互联网早期的万维网联盟(W3C),它推动了 HTML、CSS、XML 等基础标准的制定,奠定了互联网的基础架构。

工作组将集中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 身份鉴别 ——确保每个智能体的可信身份,定义其归属和合法性;
  2. 数据可信流通 ——建立可信的数据信息流通机制,保护用户隐私,明确数据所有权;
  3. 业务风险控制 ——制定全链路风控体系,防止智能体被恶意操控、产生违规行为;
  4. 主权保护 ——确保智能体系统的安全性,不被非法侵入或篡改。

比如,在用户安排商务出差的场景中,可信互连机制可以确保个人信息在脱敏后安全地供多个智能体使用,防止私密信息泄露。智能体能在符合法律法规、隐私保护和安全的前提下,协同完成更复杂的任务。这不仅提升了智能体的实用性,也为未来形成一个庞大的、可信的智能体生态打下基础。

在建设行业标准的同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离不开第三方的努力。全球互联网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需要有像 W3C 这样的标准机构,来制定和推广行业统一的技术规范。国内方面,IIFAA 已拥有 300 多家成员,涵盖主要终端厂商、技术巨头、运营商等行业领头羊,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未来,随着行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智能体的互联互通将逐步实现,使智能体产业迎来更广阔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智能体的创新不能仅靠巨头,像移动互联网时代那样,数百万开发者和上千万应用共同推动行业进步。只有通过互相协作、标准统一,海量智能体才能服务好人类社会,推动技术高速发展。这一过程就像互联网从单一协议走向全球标准,需要时间、合作和不断探索。

总体而言,智能体的未来充满潜力,但缺乏标准化和安全保障仍是巨大障碍。行业亟须建立可信的互连生态,为智能体的深度合作提供基础设施。Only 当我们攻克这些难题,智能体才能真正实现其革命性价值,成为未来人机交互和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我们期待,未来的智能体生态能如同互联网一样,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