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今年不是赚钱的时机,是生存的关键年

2次阅读

共计 98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我们更应聚焦于“生存”而非“赚钱”。许小年,著名经济学家,曾获得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励,他的观点直指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企业应对之道。

外部风险其实没有那么大

不少人过度担心美国的政治局势和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实际上这些风险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严重。特朗普作为商人,懂得维护经济的重要性,他清楚只有经济强劲,才能确保再次当选。美国的制度也保障了权力的制衡,经过几百年的演变,不大可能出现像希特勒那样的极端领导人。特朗普的政策虽可能带来一些贸易摩擦,但全面的贸易战几乎不太可能形成,因为高关税会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得不偿失。此外,对美联储可能的加息,影响其实有限。当年实施 QE 的货币宽松,绝大部分资金并未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滞留在银行的超额储备中,意味着加息或收缩 QE 对真实经济的影响有限。

中国经济进入转折点,基本面更需关注

过去,经济增长依赖银行贷款、股市融资或企业自我积累,然而这种模式已接近极限。随着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投资效果逐渐减弱,尤其是在“中等收入陷阱”中越陷越深。举个例子,农业中拖拉机带来的产量提升也是逐步递减的。同样地,政府通过投资拉动 GDP 的方式也面临边际递减的问题。资本积累受限,投资资金主要来自储蓄,央行“放水”实际上是稀释了社会储蓄。近年来,由于负债率不断攀升,系统性风险也随之增长。去年,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战略,但由于行政手段效果有限,反而增加了企业负担,加剧了民营企业的痛苦。

守住底线,稳步转型再出发

实体经济投资回报低,加之外部超发货币带来的风险不断累积,企业应采取“系好安全带,勒紧裤腰带”的策略。这意味着今年要以“求生存”为重心,先保住命,在此基础上再谋求转型。企业要从现金流角度规划业务,减少债务,避免在经济下行时期因高负债而陷入资金链断裂。高负债的主要风险并不在于财务成本,而在于现金流管理。不稳定的现金流会让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应优先降低债务水平,确保现金的稳定流入。另外,创新也是关键,转型并非一定要跳到新行业或高科技领域。企业应利用新技术提升效率,比如引入智能制造、信息化管理等,而不是盲目“转行”。

总的来说,今年的重点在于“保守而稳健”,企业要在困难中寻求生存,并在未来寻找新的增长点。这不仅是个人和企业的挑战,也是国家经济调整的重要阶段。只要坚持“以稳为重,求变于稳”,相信中国经济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