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25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联想远赴英国起诉中兴的新闻,瞬间成为舆论焦点。当地时间 2024 年 10 月 21 日,联想在英国高等法院对中兴通讯提起知识产权诉讼。公开信息显示,原告方有 6 家公司,包括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等;被告方也有 6 家公司,涵盖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
10 月 30 日,中兴通讯官方回应称,一贯尊重企业合法举措,但对联想此举感到遗憾。双方就专利许可问题已协商数年,中兴秉持善意追求合理回报,希望高效解决争议。联想远赴英国诉讼,虽难以理解但表示尊重,且不会改变中兴维护合法权益的决心。目前,本案更多信息未公布,双方也未进一步表态,外界关注点集中在联想为何起诉及为何选在英国。
01 专利纠纷?
手机领域因专利许可引发的诉讼屡见不鲜。此前 OPPO 与诺基亚的专利许可协商从 2018 年持续到 2024 年;高通与苹果围绕基带的专利协议也历经多年,最终苹果妥协;更早之前,小米与爱立信围绕全球专利许可诉讼多年后达成和解。这些争议焦点多为专利费用。
专利纠纷目的通常是争夺市场资源、维护技术话语权,也是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保护和补偿。以被告中兴为例,在通信标准领域研发投入巨大。近五年,中兴通讯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从 2019 年的 13.8% 持续提升到 2024 年 Q3 的 20.7%。2023 年研发费用超 250 亿元,研发强度居中国千亿营收规模上市公司首位。
从专利储备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今年 9 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最新全球 5G 标准必要专利排名中,中兴通讯排名全球第五。与联想相比,无论 4G 还是 5G 领域,中兴通讯的专利储备量均远超联想。
联想是全球第八大手机厂商,全球市场份额约为 5% 左右,在北美地区,联想 – 摩托罗拉市场份额达 13%,位列前三。根据最新 Counterpoint 2024 Q3 市场数据,联想 moto 手机销量增长近 30%,成为前十厂商中增速最快的品牌,并创下最高季度销量。这使得联想必须应对全球各大专利权人的收费主张。
事实上,2014 年至今,联想已与多家公司达成专利协议许可,如美国专利运营公司(NPE)Unwired Planet、高通、微软、诺基亚、IPCom(德国)以及美国专利运营公司 (NPE)InterDigital 等。且这些协议中存在诉讼案例,比如联想与 Interdigital 谈判长达 16 年,2008 年开始谈判,直到 2023 年才达成部分许可,尚有部分专利仍在诉讼中;与爱立信谈判长达 17 年,2008 年开始谈判,至今未达成许可。
若谈不拢,最坏结果是下架产品。此前苹果输掉与医疗健康技术公司 Masimo 的专利官司,导致 Apple Watch Series 9 和 Apple Watch Ultra 2 在官网停售。但专利战本意是推动技术进步和商业竞争,是手段而非目的。第一财经指出,此次诉讼联想未寻求司法禁令,不是对中兴通讯的进攻性诉讼。
从中兴回应看,表明基于对联想作为中国公司的信任,一直对采取协商以外的合法维权措施保持审慎、克制态度。此番联想远赴英国诉讼,多少有点不讲道义礼法。而且有网友发现,联想与多个海外主体分别达成专利许可,却未看到与中国主体之间的专利许可,在对待国内外主体创新成果上表现存在差异。
02 为何是英国?
同为中国公司,联想为何远赴英国起诉中兴,这是此次诉讼案件的一个疑点。英国并非联想和中兴的主要市场。从联想 2024 年 8 月公布的财务数据看,欧洲、中东、非洲三个市场相加总和仅占其营收总额的 25%,而中国一个市场占比就达 22%。2023 年联想手机在英国的出货量仅占其总出货量的 1.52%。同样,中国市场在中兴通讯营收比重中占 68.91%,欧美和大洋洲相加总和仅占 14.23%,英国非中兴主要市场,近年来营收占比极小。
业内人士猜测,这或许与联想此前多起重大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都在英国展开有关,联想希望借此抢占费率裁决的时间窗口。联想的确在英国发起过相关诉讼,2019 年 InterDigital 与联想就专利问题提起诉讼,除 4G 与 5G 专利许可外,上诉时还涉及 3G 专利许可,截至 2023 年已进行了五次独立审判。
去年 3 月,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法官裁决,联想和 InterDigital 此前报价均不符合 FRAND 条款。InterDigital 曾提出以 3.37 亿美元向联想提供 6 年专利授权,但法院最终裁定联想应一次性支付 1.387 亿美元,覆盖过去和未来(从 2007 年至 2023 年底期间)的移动设备销售。对于这一结果,联想称英国法院支持其为“全面赢家”,并确定了 0.175 美元的许可费率。但 InterDigital 首席法律官同时表示继续上诉。此外,联想在英国上诉法院对阵爱立信的案件中,也获得了有利判决。
有分析认为,英国法院裁决时无法周全考虑中国通信市场现实情况,若此个案成惯例,将涌现更多针对我国通信主体却忽视中国市场现实情况的海外诉讼,给通信行业发展造成损失。考虑到中国通过典型案例已确立对标准必要专利全球许可纠纷具有管辖权且有成功处理经验。
在华为和小米标准必要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依规审理,多次组织行政调解,引导双方对相关专利许可开展多轮协商,最终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体现了中国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程序的高效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在 OPPO 诉夏普案件中,最高院明确标准必要专利管辖权应综合考量多种因素,中国法院可对涉案标准必要专利在全球范围内的许可条件作出裁决。
也有观点站在中国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话语权角度分析,在中国知识产权业界努力提升中国话语权背景下,联想舍弃国内既有制度、寻求海外救济的做法,将给中国标准必要专利领域的纠纷解决树立不良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