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64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卖惨博同情,这种行为古已有之。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发展,“卖惨”的方式也发生着持续变化。从过去的沿街乞讨,到如今借助流媒体通过“讲故事”来迅速传播。信息传播速度大幅加快,使得类似事件能够引发更广泛的关注,波及更多人群,进而带来更大的影响。
长久以来,利用他人的善心为自己谋取利益,一直是为人所不齿的行径。然而,因其成本低廉、收益颇高,在短视频时代,相关产业链再度兴盛起来,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卖惨”已成流量密码
近期,刷微博或者抖音的朋友,可能都看过这样一段视频:一个最多三四岁的小女孩,背着一个几乎有自己半个身高的竹筐,筐里装满了菜,摇摇晃晃地走在村道上。
这个视频迅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并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快速传播开来。不少网友对小女孩心生同情,觉得这么小就要帮忙干活,家里条件恐怕很差。
基于“家境贫寒”的推测,众多网友开始询问视频作者小女孩的家庭地址和位置,期望能寄些年货、衣物给对方。一些网友更是直接表示希望资助小女孩的学费,好让她到了入学年龄能安心上学,不用担心经济问题。
随着视频的传播以及舆论的发酵,这段视频很快登上了微博头条和知乎热搜,引发了更大范围的讨论与关注。在全网热度的推动下,网友很快通过原视频作者知晓了女孩的家庭地址。部分网友还通过网络查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联系方式,向工作人员询问小女孩的家庭状况。
一脸疑惑的政府工作人员前往女孩家中,询问近期生活是否遇到困难,政府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实际上,在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只要符合条件,相应的贫困家庭不仅每月能获得生活补贴和物资配给,家中适龄儿童的学费、生活费也都由国家相关部门承担。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小女孩的亲人同样一脸疑惑,随后告知工作人员,自家家庭收入并不低,一年有二三十万,目前生活也没有困难。小女孩背竹筐是因为看到姐姐在背,便嚷着也要背,于是家人给了她一个竹筐和一颗菜。看似装得满满当当,实则是菜叶子比较大造成的错觉,实际重量很轻。
很快,小女孩亲人的回应被上传到抖音。一众网友发现自己被“耍”后,纷纷将矛头指向视频最初的作者。女孩家长也极为愤怒,称会追究视频拍摄者“造谣”的责任。在网友与女孩家长的压力下,目前原视频已被删除。
虽说这场闹剧尚未结束,但对于关心女孩生活状况的网友而言,也算是有了个不错的结果,至少知道小女孩过得并不艰难,无需援助。不过,仍有许多网友对此感到愤慨,指责原作者利用小孩“博眼球”,赚取流量和利益,应当追究其责任。
实际上,类似的事情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屡见不鲜,基本都能吸引不少人的关注与同情,而这些关注也确实给视频作者带来了一定收入。“卖惨”已然成为视频平台快速获取大量流量的“密码”,只要引发关注,就能迅速获得全网流量曝光。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意味着收入。后续不管是带货还是接广告,都能轻松收获不菲的收益。诚然,其中确实存在不少生活困苦的家庭和个人。倘若网友的善意能够切实落到实处,帮助到困难家庭和个人,那自然是好事。一个点击、一次转发或许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可要是“卖惨”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敛财工具,结果可能就会适得其反。要是运营者只是抽取部分利润,那还算尚可,至少大部分收益能给到受助人。但从实际案例来看,很多时候都是账号运营者拿走大部分利润,只给受助人留下微薄收入。
编故事“卖惨”已成产业链
其实,“卖惨”早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寻觅出镜的“困难户”,到依据困难户的情况编造更具吸引力、更能引发网友同情心的故事,再到专业的主播培训以及带货链条,盘踞在国内乡镇和三四线城市的 MCN 机构数量并不少。
早前,B 站一位 UP 主在粉丝的建议下,顺着线索找到了几位抖音“困难户”的家乡。第一个目标是一个儿子摔断双腿无法行动,只能靠七旬老爹干农活维持生计的困难家庭。由于没有具体地址,UP 主凭借画面中偶然露出的线索,经过一番寻找,最终确定了对方的大致位置,但依旧无法找到具体住址。
向当地政府部门求助后,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十分重视(UP 主为隐蔽拍摄),恰好是当地扶贫办人员。听完 UP 主的描述后,工作人员表示当地登记的困难户中没有类似情况的家庭,且扶贫办一直为困难户提供生活补助。
无奈之下,UP 主只能继续依据线索寻找那户人家。耗费半天时间后,终于找到了直播中的“困难户”家庭。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或许出乎大家的预料。一位老奶奶热情地接待了 UP 主一行人(并不知晓 UP 主的来意)。当被问及儿子是否摔断腿无法工作时,老奶奶给予了肯定答复。
老奶奶还带着 UP 主一行人参观了直播间,而出镜的老爷爷当时正在农地里干活尚未归来。在与老奶奶的交谈中,UP 主了解到他们开启直播是因为儿子的一个朋友找上门来,称在家干活能轻松补贴家用。但因儿子无法行动,最终只能由父亲代为出镜。
同时,老奶奶表示一直在劝儿子别直播了,让父亲多休息。六十多岁的老人不仅白天要去地里干活,晚上还得直播到凌晨,身体状况明显憔悴。而收入的 90% 都归 MCN 所有,他们一家仅获得 10% 的收入,这点钱根本无法改变家庭生活状况,甚至还影响到了老人的身体健康。
面对这样的答案,UP 主一行也颇为无奈,最后只能婉拒对方的挽留,放下牛奶等慰问品后离开了。后续 UP 主一行将相关信息同步给了当地扶贫办,相信能起到一定帮助。
显然,这是一起典型的以真实困难户为工具,利用网友同情心牟利的案例。MCN 虽在直播及流量等方面提供了帮助,但却拿走了 90% 的收入。而且由于直播效果不佳,反而弊大于利。
若说这只是个例,想必多数网友和我一样都难以相信。从水滴筹骗保到直播“卖惨”,利用同情心牟利甚至两头吃的 MCN 机构,我们见过太多,实在无法对这些唯利是图的人抱有期望。
在评论区,不少网友认为应封禁这些账号。然而,若将类似的视频、直播一概禁止,又会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关注。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抖音等平台或许可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接入扶贫办等系统。
接入系统后,让需要寻求网友帮助的主体在当地部门进行认证并记录到系统中。在得到情况属实的反馈后,再赋予相关内容的上传和直播权限,甚至可对接困难主体的银行账号,方便有意愿的网友进行捐助。
当然,这个想法显然存在诸多难点和问题有待解决。而且对于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而言,目前也缺乏完善相关内容监督和审核机制的动力,往往在舆论闹大后才会出面处理。
所以,在此给大家的建议是,在未确定对方困难情况且情况属实之前,切勿随意捐款。可以通过联系当地相关部门等方式给予一定帮助,以免被有心人利用,致使爱心成为 MCN 机构“吃香喝辣”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