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7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0 月 15 日,苹果没有召开任何发布会,却通过一篇简短的新闻稿宣布了第七代 iPad mini 的发布。回顾过去一代,iPad mini 6 是在 2021 年推出的,而时隔三年,新一代产品在很多方面并没有显著的更新。
它的显示屏依然是 8.3 英寸,刷新率仅为 60Hz。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它搭载的 A17 Pro 芯片,让它可以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
可是,面对如今越来越流行的折叠屏产品,iPad mini 显得极为尴尬。如今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大折叠设备,甚至一些折叠后展开尺寸可以达到 10.2 英寸,那么小屏的 iPad 还有什么实际的使用场景呢?
大折叠手机的发布会通常强调其多样化的使用场景,比如商务人士的移动办公和休闲用户的视频游戏等,这些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显然是追求更大的屏幕。回想起 2010 年发布的第一代 iPad,乔布斯曾形容其为“介于手机和笔记本之间的产品”,具有更出色的网页浏览、视频观赏和游戏体验。
然而,如果这一标准用在 iPad mini 7 上,似乎并不符合它的定位。尽管它的屏幕尺寸为 8.3 英寸,但在如今市场上大折叠手机普遍超过 8 英寸的情况下,这个小屏幕的吸引力就显得微乎其微。而且,重达 293g 的 Wi-Fi 版本在重量上并未给予用户足够的轻便感,与华为的三折叠 10.2 英寸设备相比,重量差异并不大。
同时,60Hz 的刷新率在如今大多数手机都配备了 90Hz 甚至 120Hz 的情况下,显得十分乏力,这使得 iPad mini 在使用体验上完全无法与大折叠手机抗衡。
而在性能方面,iPad mini 7 搭载的 A17 Pro 芯片显然也没有太多优势。虽然这款芯片首发于 2023 年发布的 iPhone 15 Pro 系列,但在 iPad mini 7 上却是经过“阉割”的版本:iPhone 上的 A17 Pro 包括 6 颗 CPU 和 6 颗 GPU,而 iPad mini 7 仅有 6 颗 CPU 和 5 颗 GPU。
这种减配让人不禁猜测,可能是由于台积电在生产 3nm 芯片时的良率问题,导致一些“阉割版”被用在 iPad mini 7 上。换句话说,推出这款新品部分是为了帮助苹果消耗库存和分摊研发成本。
这一猜测并非空穴来风。从 iPad mini 的历史来看,前四代产品几乎都是一年换代,而当进入 mini 5 之后,更新周期延长到四年,mini 6 又经过三年才得以更新,如今的 mini 7 同样也是在三年之后问世,并且和之前三款一样采用了阉割版的 A 系列芯片。
此外,苹果的 3nm 芯片遇冷也是一个原因。在 A17 Pro 和 A18 的销量上,最新的 iPhone 15 Pro 系列及 iPhone 16 的销量都相对萎缩。最新统计显示,iPhone 16 发布后的首个周末销量为 3700 万部,较去年 iPhone 15 同期下降了接近 13%。这意味着苹果需要尽可能快速地回笼研发成本,保持芯片的市场领先地位。
有趣的是,苹果在推出新产品时使用的“少一个核心”策略其实并不新鲜。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 iPad Air 6 同样搭载了阉割版的 M2 芯片,旧款 iPad Pro 采用的 M2 有 10 核,而 Air 6 则是 9 核。至于今年发布的新款 iPad Pro,不同版本之间的核心数也有所差异。
将时间倒回到今年 9 月 11 日,苹果与华为同时发布手机时,Mate XT 的折叠设计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苹果则是对 iPhone 的挤牙膏式更新显得非常无趣,这也让不少科技爱好者感叹,手机创新依然需要关注中国品牌。
在 iPhone 15 Pro Max 上推出的潜望式镜头,国产品牌早已实现了六年的应用;中国手机在电池技术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许多产品使用了更高级的材料,使得电池容量提升至 5500mAh。而苹果最新的 iPhone 16 Pro Max 电池仅从 4441mAh 提升到 4676mAh,这样的进步显得相对微小。
最终,当大家期待已久的 mini 7 推出时,其实在技术层面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惊艳,而传闻中的“四折叠方案”更只存在于专利文档中,实在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