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89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新年一开始,苹果就被曝出减产的消息,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忧虑。1 月 3 日,有媒体报道指出,由于市场需求疲软,苹果已经通知供应商在 2023 年第一季度减产 AirPods、MacBook 和 Apple Watch 的零部件。这一消息直接导致苹果股价当日暴跌 3.7%,市值一度跌破 2 万亿美元,而从 2022 年初的历史高点起,其股价已经下降超过 30%,市值蒸发逾 9000 亿美元。
苹果的减产传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A 股市场上的苹果供应链企业同样受到重创。近年来,像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和蓝思科技这些市值曾经超过 1000 亿的果链龙头股,市场表现普遍疲软,市值更是缩水严重,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市场对果链企业的担忧已经十分明显。
事实是,苹果依赖给果链企业带来了繁荣,但同时也成为了潜在风险。A 股中与苹果有业务联系的公司已经超过 100 家,这些企业在苹果产业链中的表现俨然成为了资本市场热议的焦点。
立讯精密自 2011 年进入苹果产业链以来,迅速成为 iPad 连接线的供应商,到 2017 年更是获得 AirPods 整机制造的资格,逐步成为 AirPods 的最大代工厂商。在 2010 年至 2021 年间,立讯精密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股价更是最高涨幅超过 60 倍。
另一家龙头企业歌尔股份同样不甘示弱。2010 年加入苹果供应链,为苹果提供声学组件和耳机,2018 年成功拿下了 AirPods 约 30% 的代工份额,成为全球第二大代工厂。自 2010 年至 2021 年期间,其股价也上涨了 20 倍,营收翻了 29 倍,净利润增长了 14 倍。
蓝思科技在 2007 年就借助初代 iPhone 成功切入苹果产业链,近年来的业绩更是显著,这也显示了苹果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从 2017 年到 2021 年,歌尔股份来自苹果的营收占比从 30.76% 上升至 42.49%;蓝思科技在此期间的苹果业务占比从 49.37% 增加到 66.49%;而立讯精密甚至更高,从 37% 增加到 74%。随着苹果在这些企业业务中占越来愈高的比例,苹果的依赖并非一件好事。
尽管这些公司的营收在增长,但由于苹果掌控了较大的话语权,导致这些果链企业的利润增速远远不及营收增速,议价能力弱成为了主要问题。歌尔股份的净利润率从 2011 年的 13.64% 降至 5.51%;立讯精密的净利润率从 14.45% 跌至 5.08%;蓝思科技的净利润率更是从 20.5% 降到 4.68%。
看似被苹果成就的果链企业,实则在技术和产品上低附加值,使其在市场中无法与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抗衡。这使得果链公司处于一种越来越被动的状态。
另外,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速也在不断下滑,苹果似乎并不是高枕无忧。2016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 14.7 亿部的顶峰,但到 2021 年,这一数字已经降至 11.2 亿,五年时间下降超过 20%。根据前景预测,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再次下降 9.1%。这也反映出消费电子创新能力的不足。
消费电子产品往往是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刺激市场需求,从 2007 年触摸屏的出现到 2016 年之后的微创新,产品迭代的速度在逐步放缓,导致智能手机市场进入了一个下行周期。
与此同时,产能的转移也是一个大趋势。作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制造国,中国的市场份额由 2016 年的 75% 下降至 2021 年的 67%,印度和越南成为新的生产基地。苹果已把超过 30 家国内供应链企业“踢出了队伍”,其中包括曾经的龙头企业欧菲光,失去苹果后,该公司的业绩遭遇了严重的滑坡。
果链公司的表现也受到消费电子需求低迷和苹果砍单的影响,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和歌尔股份等公司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业绩下滑。立讯精密在 2021 年净利润下滑,这是自 2009 年以来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蓝思科技在 2022 年上半年更是出现营收和业绩的双降。
尽管市场环境如此严峻,果链企业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尝试从苹果的影子中走出来。歌尔在十年前便开始进军 VR 领域,成为了索尼、Meta 等头部 VR 厂商的供应商。通过 VR 业务,歌尔的营收收入快速增长,占营收比重不断上升,甚至还成功降低了对苹果的依赖比例。
立讯精密则把目光投向了汽车产业,布局汽车零部件市场。虽然目前相关收入仍然较小,但其市场前景依然被寄予厚望。
而蓝思科技选择了跟进新能源汽车领域,与中控屏、仪表盘等项目的合作。然而,转型并不容易,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
值得一提的是,欣旺达作为一家曾主要提供消费电池的企业,近年来成功向汽车动力电池领域转型,逐步减轻对苹果的依赖,其发展速度在行业中迅速崛起。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果链企业只有坚持进行业务转型,才能真正实现独立发展、避免因过度依赖苹果而面临的风险。转型挑战重重,谁能抓住机遇,或许将成为未来市场中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