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19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温州的企业老板们以相当激进的方式在改造自己的业务,他们的目标是紧跟上海和杭州的步伐。
在 9 月底,位于温州的正泰集团发布了一个招聘信息,寻找大模型负责人,待遇高达 70,000 到 95,000 元每月。工作内容包括领导大模型的训练和优化,以及建立数据库,工作地点在上海。
此外,温州的另一家消费企业红蜻蜓创建了惠利玛产业互联网公司,专注于鞋革行业的大模型。创始人钱金波在采访中透露,该平台已连接 1 万多名设计师和 400 多家公司,促进了近 20 亿元的鞋类交易。
乐清的万控智造也是其中的佼佼者,2022 年成立了万榕信息子公司,探索电气柜行业的产业互联网,且同样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2023 年,万控智造的营收达到 22.92 亿元,利润为 1.75 亿元,目前市值为 50 亿元。
温州的企业对大模型的热情丝毫不逊色于上海和杭州的独角兽公司。在过去,温州的商人以灵活的商业模式闻名。比如在八九十年代,农民们甚至可以带着泥土下田,直接开始做生意,做小买卖却能迅速获得成功。看准机会、迅速行动,是温州人的共识。
在百度、阿里、腾讯等巨头尚在摸索大模型商业化路径时,温州的商人们已在用自己的方式实践。
最近,《中国企业家》一行人走访了万控智造,了解他们在传统制造业向大模型转型的探索。万控智造成立于 1991 年,专注于电气机柜的生产。温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历来也以民营企业著称。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多个发展阶段后,温州的私营企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致力于通过产业互联网和大模型实现转型,并展现出明显的趋势:
平台化发展
在温州,一些企业主动退出部分业务,选择让利于上下游,推动生产模式从传统的串行生产转变为并行生产。传统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拿订单、卖产品、做服务”,但是新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盛行,即以互联网思维重新设计工厂和供应链。
A 公司的一位高管提到,温州地区的大多数企业都以配套加工为主。他们采购各种原材料,然后进行加工,这个模式的结果是温州生产了全球 80% 的打火机。
然而,这种配套加工模式虽然成本低,但利润空间有限,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进行自我改革。借助自己对市场和供应链的了解,温州的企业在推进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以万控智造为例,他们负责电气柜的生产,下游客户包括电力公司,上游则是元器件制造商,因而在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并不直接竞争。2023 年,万控智造共生产了 35 万台机柜,活跃客户超过 3000 家,累计客户历史活跃数量已超过 1 万家。得益于这些真实的用户数据,万控智造积累了大量的设计方案,并开发了名为“榕博士”的大模型产品。
如今,工厂最有价值的资产已不再是机器和产能,而是设计方案、产品数据等信息资产。尤其在推出大模型后,这些数据成为了无价的生产资料,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例如,在与某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通过“榕博士”,设计工作变得简单了许多,只需输入几个参数,系统就能自动匹配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以前需要三四天完成的设计,现在只需数小时。
万控智造的产品交付周期大约从 17.5 天缩短至 10 天,显著提高了效率。
智能化的崛起
电气柜行业有三个主要问题:一是需要高定制化,二是行业需求区域差异大,三是订单波动不定。过去,生产侧重于单一流程,例如生产机柜后再进行客户的配件设计,而未来则可实现生产并行,解决资源分散和产能共享的问题。
与此同时,企业也开始分阶段进行智能化转型,自动化和信息化主要提高个体竞争能力,而智能化则促进互利共赢,以“先利他后利己”的思维模式推动商业运作。
万控智造的领导者总结说:“把执行的事情交给我们,而决策的部分留给客户。”这样,AI 能快速输出信息,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
未来的工厂愿景
制造与工厂的概念在温州几乎无处不在。温州有着众多的传统制造企业,店内几乎都能见到机床,车间内充满了机械运作的声音与气味,这构成了温州最初的工业景象。
截至目前,温州拥有 35 家上市公司和 9241 家规上企业,数量在浙江省位居第二。设计被视为制造的核心,也是产业数字化的基础,未来,企业间的协作将成为制造业成功的关键。
根据万控智造的设想,未来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将确保每个环节的资源利用最大化,避免产能闲置和资源浪费。在过去的数年中,万控投资了多个工厂,并建立了信息化平台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度。
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实现自动化生产,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将生产流程可视化,甚至实现智能排产。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设备,真正提高生产效率。
伴随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万控也投资于机器人技术,推动设备与机器人的协同合作,虽然传统制造设备与机器人有着不同的控制程序,但未来二者的结合将推动生产力的飞跃。
转型的挑战
然而,温州的许多企业依旧面临转型难题。一位当地企业管理者提到,企业转型的动力不足,一方面是对业务必要性的怀疑,另一方面是未能找到合适的人才。尽管如此,万控智造通过引进外部人才,成功搭建了一个强大的团队,同时也获得了腾讯等大公司的支持,从而加快了开发大模型的进程。
尽管温州在企业转型和科技发展上积极推进,然而年轻一代的温州人似乎不如前辈那样有冲劲。目前温州的城镇化率接近 75%,许多传统农民已转型为城市居民,他们积累了更多的资本,金融市场也在迅速繁荣。然而,温州的经济总体水平仍落后于杭州和宁波。
总的来说,温州的企业正在努力打破舒适区,借助科技和大模型的力量,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