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滞销,库克如何破局?

12次阅读

共计 239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谁能想到,曾经那般趾高气昂的苹果,在 2022 年遭遇了挫折。2023 年 2 月 3 日凌晨,苹果公布的 2022 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 1171.54 亿美元,同比下降 5.49%,这是 2019 年以来首次同比下滑,也是 2016 年以来季度跌幅最大的一次,远低于分析师预估的 1214 亿美元。净利润为 299.98 亿美元,同比下降 13%;摊薄后每股收益(EPS)为 1.88 美元,同比跌近 11%,近七年来首次未达市场预期;毛利率为 42.96%。财报发布后,苹果股票应声下跌,跌幅超 3%。CEO 库克称主要受供应链影响,长期供不应求,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欲望,若没有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供应链问题,iPhone 营收应能同比上升。

库克在最新业绩会上表示,中国市场需求已有很好复苏,去年 12 月和 11 月相比变化很大,还称苹果将很快在印度开设第一批零售店。作为科技巨头,苹果近几年表现有目共睹,受疫情影响小,为何在原本强势期下滑?难道无敌的苹果要走下坡路了?

从以往财报数据和苹果产品线看,其发力期多在第三、四季度,出货主力军 iPhone、iPad 通常 10 月左右大规模出货,第三、四季度表现基本决定全年表现。但从财报数据看,iPhone 当季收入 657.75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 716.28 亿美元下降 8%,这是近几年来 iPhone 唯一一次表现不佳。

从市场角度看,iPhone 14 系列“失利”很大程度受整个手机市场影响。2022 年全年手机出货量不到 12 亿部,同比下滑 12%,创 2013 年以来最低年度出货量。苹果第四季度虽以 7230 万台出货量稳坐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榜首,但出货量同比下滑 14.9%;在中国市场也夺得了第一,不过销量同比下滑 12.7%。去年年底国内工厂因疫情等停工,iPhone 14 系列生产受极大影响,长期“供不应求”,但 iPhone 14 系列的表现真的全怪供应链吗?未必。

从产品角度看,今年苹果没给市场带来令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创新性严重不足。全球智能手机换机周期达 43 个月,中国预计增加到 34 个月。此前手机厂商常每年带来新功能、新技术刺激用户购买,近几年手机发展遇瓶颈,两年前的手机使用体验与新机相差不大。苹果也是如此,前几代 iPhone 都有提升,如 iPhone 11 系列大改外形、iPhone 12 系列用上 5G、iPhone 13 系列用上 LTPO 高刷屏,而 iPhone 14 系列只有灵动岛和 4800 万主摄,两款标准版还用的上一代处理器,难以激发用户购买欲望。

另一方面,iPhone 14 系列售价相比之前高了不少,iPhone 14 Plus 定价过于自信,遭到市场一致“反对”。屏幕供应链咨询公司 DSCC 首席执行官罗斯·杨称,近 2 个月 iPhone 14 Plus 屏幕组件出货量几乎归零,整体表现比前两代 mini 还差,堪称 iPhone 发展史上的耻辱机型。

事实上,iPhone 年度出货量数据也有萎缩迹象。2022 年 11 月,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称将 2022 年 Q4 苹果 iPhone 预期出货量下调了 20% 左右。苹果想打破多款机型销量下滑困境只能降价,但降价又会带来利润率低的问题,2022 年 Q4 苹果净利润降幅达 13%。所以在 2023 年,苹果如何拯救 iPhone 销量成为库克面临的最大难题。

除了 iPhone,苹果 2023 财年第一财季的 Mac 和“可穿戴设备 / 家居产品 / 配件”业务也受到“重创”。Mac 业务收入 77.35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 108.52 亿美元下降 29%;可穿戴、家居以及配件业务收入 134.82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 147.01 亿美元下降 8%,远不及预期。唯一实现逆势增长的是 iPad 系列,增长近 30%,营收额达 94 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从财报看,苹果服务方面营收创历史新高,服务业营收达到 781.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占全年总营收的 19.81%,毛利率更是高达 71.7%,几乎是硬件产品毛利率的两倍。

苹果服务营收表现超出市场预期,降低了市场对苹果服务增长见顶的担忧。但苹果服务业并非一帆风顺,去年 11 月,欧盟发布《数字市场法案》要求苹果开放应用侧载,允许用户在第三方应用商店下载 APP,绕过抽成高达 30% 的“苹果税”。这不是苹果第一次被要求开放第三方软件安装权限,之前美国、韩国、俄罗斯都先后提起反垄断诉讼,荷兰最为强硬,连续三个月罚款苹果总计超 5000 万欧元。在天价罚款面前,苹果只能妥协,允许当地应用开发者使用外部支付工具,苹果税从 30% 降至 15%。

欧盟还要求 2024 年起欧盟范围内销售的手机、平板、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统一使用 Type- C 充电接口,消费者购买电子设备时可自行选择是否另外购买充电器。这对苹果又是一次沉重打击,意味着苹果不能再依靠 MFi 生态收取相关专利费用,可能每年损失超 30 亿美元。

当苹果税和 MFi 的利益空间变小,苹果只能从其他地方找钱,最终苦的还是普通消费者。2022 年对苹果来说不是友好的年份,股价蒸发 1 万亿美元市值,iPhone 14 系列和 iPhone SE 3 销量未达预期,欧盟步步紧逼让其优势不再。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下,苹果需适应不能屡次刷新营收纪录的新时代。如何重振产品线,在开放前提下保证利益和产品口碑,是苹果 2023 年要面对的巨大难题。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自然希望看到科技巨头受挫,这样它们才可能拿出好产品。比如前两年英特尔经历 Cypress Cove 危机后推出口碑极佳的 12 代酷睿处理器,再次成为消费者首选。回顾过去几年,苹果似乎没哪一年推出被整个市场“抵制”的产品,即便有人觉得苹果有些产品像智商税,但市场表现常打脸。iPhone 14 Plus 的失败给高高在上的苹果敲响了警钟。

不管怎样,尽管有人一直唱衰苹果,但未来五到十年苹果仍会是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不过可能会在多个领域逐渐失去优势,甚至被国产手机厂商超越。今年能否见到更多优秀且实惠的产品,就看库克愿不愿意有所改变了。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