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44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自 9 月 2 日宣布建立北交所至 11 月 15 日开市,“中国速度”再次展现。北交所旨在激活创新性中小企业,助力中国经济转型突围,这让人忆起中科创星创立初衷。当时资本市场对“科研成果产业化”兴趣缺缺,但坚信“硬科技改变世界”的我们,毅然投身其中。如今,科创板和北交所为硬科技企业提供更广阔空间,验证了我们的判断,也坚定了决心。
当前,从国家宏观解决“卡脖子”问题,到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硬科技影响深远。它能撬动巨大产业链和市场,带来丰厚投资回报,吸引众多 VC 和 PE 布局,硬科技投资热潮涌动。然而,硬科技有其发展规律,好项目稀缺,“钱多优质项目少”,粗放投资时代已逝。投资硬科技项目,要分“人”和“事”来看。
看“事”:回归硬科技本质
看“事”需回到硬科技定义。首先,硬科技应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有深度和厚度,经长期积累且被市场验证,具备护城河。中科创星成立之初,我和米磊参加光博会,通过深入了解每个展位的技术优势和前景,跟上前沿技术和产业,保持前瞻性思考,明确引领性技术和潜力项目,还保证了合伙人信息对称,利于形成“合力”。
其次,硬科技是能大幅提升生产力、解决产业核心关键问题、为市场创造价值的底层技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遵循产业规律,在产业中局部改进或嵌入环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解决核心问题越能获市场认可和经济回报;另一类是颠覆性的,在科学规律基础上改变产业规则,如 SpaceX、量子计算机、脑科学等领域,可能成就时代巨头。
再者,硬科技面对的市场要足够大,能形成商业闭环。不仅要关注现实市场,还要判断想象市场,市场越大想象空间越大。比如激光雷达企业,随着无人驾驶汽车兴起,市场扩大,估值大幅提升。硬科技投资要预判技术前瞻性,关注未来,意识到技术驱动能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看“人”:关注创业者多方面能力
除技术和项目本身,人也至关重要。很多项目问题源于对人的误判。比如航天领域创业者讲述商业航天推进器,看似前景广阔,但知识体系若能覆盖其内容,会发现其技术并非最先进前沿。所以投资人要有标准衡量创业者,尺子要长,避免被忽悠。
投资人还需关注创业者基本能力和品质。诚信是“一票否决”因素,毕竟“卷款跑路”时有发生。系统思考能力也很关键,创业者要对科研技术在商业闭环和循环端思考清晰,涉及愿景、使命、价值观、战略等搭建,伟大企业有独特文化,不随市场风口而动。资源匹配能力同样重要,即人和事匹配,很多创业者虽智商、技术不错,使命愿景宏大,但整合资源能力差,这是致命伤,因为战略实施需调动资源、进行取舍。最后是学习力,创业环境和市场竞争动态变化,科技行业日新月异,没有持续迭代能力难以在硬科技领域立足,这不仅关乎天赋,还涉及精神层面。
我们强调硬科技精神,它不仅针对投资人,也适用于硬科技领域所有从业者。硬科技获认可,不仅因其是概念,更因是一种精神,科技突破需科学家“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愿意为一件事持续付出,做一个硬科技的“痴迷者”。
成功需避开致命错误,保持耐心
回顾过往,我不知道如今是否算成功,但至少我们避开了致命错误,保持了耐心。巴菲特说“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因为人性有弱点。对投资人而言,面对可能“一夜暴富”的机会,更需克服人性弱点的勇气与信念。比如虚拟货币热潮时,投资经理提议投资,中科创星最终未参与,因其与成立初心相悖。投资人要守住初心,回归初心,明确做此事的原因。
守住初心虽会放弃很多收益,但也避开了很多风险。要清楚自己安身立命的价值观和使命,否则会被竞争对手和资本左右,偏离最初目标。例如去温州看的 6 寸硅外延片项目,虽看似盈利前景好,但不符合投资理念,最终未投资。
现实中成功的人不到 1%。能看到趋势的人占 20%,其中只有 20% 愿意行动(4%),4% 行动且能持续坚持的,只有 20%(0.8%)。失败的人多因人性的“贪嗔痴”而放弃。如今很多投资人急于求成,将互联网成功模式套用于硬科技产业。但“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复杂,不像互联网产品能快速试错,硬科技投资有“回报周期长”“早期投入回报不成比例”“不确定性高”等规律,投资人须接受和面对这些挑战,要有耐心,容忍失败。若有长线思维,将等待周期拉长到 5 年乃至 10 年,会发现不同世界。质变源于量变,把正确的事情做上 10 遍、100 遍、1000 遍,结果截然不同。
中科创星的经营与管理之道
2013 年成立至今,中科创星虽无突出优势,但做对了几件事。宋志平老师说“管理是对内的,目的是提升企业效率;经营是对外的,目的是提升企业效益”,做企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公司内部管理,重点是保证内部同频共振,员工明确工作目标,与公司、部门整体目标对齐。通过不断对齐,统一管理语言和工具,形成共同工作习惯,凝聚合力。
经营则需放开眼界,关注市场、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等需求,与外部同频共振。
做好投后赋能,坚持投资硬科技
第一件事是做好投后赋能。投资机构要思考除资金外还能在哪些方面赋能。投资是发掘、传递、放大价值,更要为被投企业创造价值、提供价值,且价值不等于资本和金钱。未来投后赋能将成为投资机构,尤其是早期投资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展现,投资机构不仅要提供资金,更要助力企业成长。中科创星打造大投后团队,是因创业者会遇各种困难,投资机构能在实践中摸索出有效方法帮助创业者。比如为技术优秀但团队不健全的项目搭建培训、政策咨询、宣传和融资团队,优化服务,帮助开拓市场。
第二件事是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经营企业的最高宗旨,与国家同频共振。如 10 年前科研成果属国有资产,个人无报酬,如今科研人员可获 70 – 95% 的科研成果转化收益,这是国家创造的条件。
第三件事是坚定不移地投资硬科技。中科创星口碑和业绩良好,是坚持做事的结果。投资行业与其他行业无异,我们选择做“好人”,相信“好人”口碑会因坚持做正确的事而被铭记。硬科技投资中,成功需运气,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有高要求,能力和发心都很关键。小成靠术,大成靠道,要努力让自己配得上想要的东西,信任、成功都靠努力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