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融资传言背后的资本博弈与市场反应

5次阅读

共计 212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据外媒 The Information 报道,DeepSeek 正在考虑首次引入外部资金,阿里巴巴、中投公司等巨头被传出投资意向。消息一出,行业内外纷纷关注,相关公司股价也受到明显影响。对此,DeepSeek 官方迅速回应,称融资消息为谣言。

事实上,早在 2 月初就出现过类似传闻,称阿里将以 100 亿美元估值投资 10 亿美元认购 DeepSeek 股份,阿里方面很快否认了这一说法。尽管如此,这些消息无疑激活了市场对阿里资本运作的热情,阿里股价自 2024 年 11 月以来表现强劲,创下多年新高。

阿里高层辟谣时强调双方均为杭州本土企业,这反而加深了外界对其隐性关联的猜测。无论最终是否达成股权合作,阿里借此机会在资本市场塑造了更为智能、活跃的形象。不过,这种炒作可能并非 DeepSeek 所期待,也不一定符合中国官方对其定位的期望。

阿里与 DeepSeek 的合作与融资传言

实际上,阿里与 DeepSeek 已经开展正常的业务合作,主要依托阿里云的技术平台提供算力和技术支持,提升双方智能服务能力。但市场往往将这种正常合作误读为股权投资的前兆。

除了推动国产技术发展满足国内需求的明显目的外,散播融资消息者还有隐秘动机——通过制造资本炒作,试图推动 AI 赛道估值体系的重构。目前,因大模型研发成本高昂但商业化路径尚不明朗,传统估值方法(如市盈率、市销率)难以适用,市场亟需建立新的估值指标。但相关共识仍未形成,OpenAI 的天价估值也备受争议。

对于 DeepSeek 的市场估值,业内意见严重分歧,部分数据显示范围从 10 亿美元到 1500 亿美元不等,中位值在 20 亿到 300 亿美元之间。更激进的观点甚至以 OpenAI 估值的一半(约 1500 亿美元)作为参考。若按此估值,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将跻身中国首富行列。

传言通过释放“阿里 10 亿美元投资 DeepSeek”一类消息,不仅能探测 DeepSeek 态度,也能观察竞争对手如腾讯、字节跳动是否会跟进加码。同时,相关二级市场概念股的表现可以反映资本对 AI 企业估值的接受程度。只要二级市场热情高涨,一级市场的估值就有望被推高。在 AI 赛道估值尚无共识时期,此类融资谣言炒作可能频繁出现,成为资本试水的重要手段。

DeepSeek 低调应对,融资需求并不紧迫

虽然市场传言不断,DeepSeek 和梁文锋的实际表现却十分低调,主要参与国家层面重大会议,且消息称欲见梁文锋需经浙江省政府审批,显示政府管理严格。

从资金角度看,DeepSeek 并不缺钱。其母公司幻方量化承担了大量前期投入,2024 年 DeepSeek 约 70% 的收入来自幻方体系的使用费,无需依赖外部资金。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量化策略订阅服务,也已实现现金流平衡。虽然 C 端用户偶尔会遇到“系统繁忙”的问题,但整体运营相对稳健。

谣言中提及融资动因为应对用户需求激增,增加资源投入,尽管看似合理,却明显提高了谣言的传播力。近期市场对幻方量化规模变化的过度解读也意图制造融资紧迫感,但官方对此保持淡定回应。

对梁文锋这样注重技术、本土创业背景深厚的创始人而言,融资并非优先事项。结合政府、大型国企和高校对 DeepSeek 的大力支持,该项目已超越传统商业企业逻辑,资本运作层面保持相对封闭,避免了国际资本带来的潜在风险,也使其能优先接入国家级算力资源和数据。

AI 技术红利推动港股科技板块回暖

2024 年以来,DeepSeek 已被多个省市政务系统采用,特别是 12345 便民热线配备智能助理。深圳福田区新推出的 70 名智慧政务“新员工”更引发关注。如果 DeepSeek 被国际或外资资本深度参股,这类大规模政府合作可能难以实现。

因此,风投和互联网资本无法介入 DeepSeek 并不足为奇,反而意味着该项目具备独特的战略属性。中国顶级科技企业如华为、大疆及 DeepSeek 均显示出回避公开上市或外部资本过度介入的趋势。

市场因此转而寻求与 AI 概念相关的替代标的,如近期因 AI 相关话题带动股价快速上涨的趣睡科技,虽公司否认涉足人形机器人,但热度迅速推高估值。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指数分别上涨显著,反映投资者对科技尤其 AI 相关行业前景的乐观情绪。

港股市场因其国际化特点,成为连接国内应用与海外资本的桥梁,具备较灵活监管环境,容易实现科技巨头估值修复。港股头部科技公司的稳定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为 AI 赛道带来更现实的投资预期。

随着腾讯等企业陆续接入 DeepSeek 的技术平台,未来财报中可能体现相关增量收益,进而进一步提升相关企业估值的想象空间。

一级市场同样活跃,2 月中旬杭州群核科技赴港交所递表,宇树科技计划新一轮融资估值或破 200 亿,显现资本对中国科技发展的高度关注,其中不乏来自海外的投资者。

全球科技估值格局震荡,中国 AI 引发关注

NVIDIA 创始人黄仁勋首次回应 DeepSeek 带来的冲击,驳斥 AI 终结论,强调技术仍在持续进化。然而,美股近期遭遇较大跌幅,科技股普遍承压,中国概念股却表现逆势上涨,显示资本市场对美国科技独大的担忧加剧。

DeepSeek 的崛起打破了部分美国科技公司垄断的幻想,势必引起全球科技资产估值的深刻调整。未来,美国科技巨头、中国科技企业以及 DeepSeek 自身,都将面临价值的反复验证和重新定位。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