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厨汪书高带领小菜园成功IPO

5次阅读

共计 136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 2024 年 12 月 20 日,小菜园(00999.HK)正式在港交所亮相,首日股价开盘 9 港元,比发行价 8.5 港元涨了 6%,市值约 100 亿港元。成立于 2013 年的小菜园,已成为人们心中“徽菜”的代表,以“臭鳜鱼”著名。截止目前,它拥有 663 家直营门店,分布在中国 14 个省的 146 个城市和县,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

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3 年,小菜园在中国大众快餐餐饮市场中,客单价在 50 到 100 元的品牌中排名第一,占比 0.2%。整个细分市场规模达 22529 亿元,约占中式餐饮的 55.2%,预计到 2028 年,将以 9.1% 的复合增长率扩大到 55871 亿元,前景广阔。

资本扩张与战略目标

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展门店网络、增强供应链能力、升级智能设备和信息系统,以及作为经营资金。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安徽铜陵市第一家在港股上市的餐饮企业,也是 2024 年首家通过 IPO 路径融资的餐馆品牌,为铜陵创业热潮增添一笔浓墨重彩的篇章。

创业传奇:70 后安徽大厨汪书高

汪书高,今年 52 岁,出生在安徽铜陵的普通农家。家境贫寒促使他早早离开校园,18 岁开始走入社会。早期,他是一名厨师,也曾试水创业。

2006 年,汪书高与妻子合力开了第一家“夫妻店”,以安徽菜为主,赚到了第一桶金。之后,他扩张到酒店行业,一度在铜陵开设多家商务酒店。然而,由于投资失误,酒店业也曾濒临失败。这些挫折并没有让他放弃,反而激发了他再次创业的决心。

2013 年,汪书高在安徽成立了第一家小菜园,旨在打造中国百姓的“家庭厨房”。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行业理解,小菜园快速拓展,目前在全国拥有逾 660 家门店,成为徽菜连锁中的佼佼者。

低价高性价比的成功秘诀

消费者对小菜园印象最深的,就是“实惠”。“几十块钱点一盘菜,还是现炒,只要用团购券,人均都不会超过 50 元。”北京的程佳是忠实粉丝,她说。汪书高一直强调,“餐厅好吃 + 不贵”,确保客单价大多在 50 到 70 元之间。

即使在经济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小菜园依然保持出色的表现,2021 年至 2024 年前八个月,收入从 26.46 亿飙升到 35.44 亿,净利润也稳步增长,反映出其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

基层员工成长的企业文化

目前,90% 以上的门店员工、厨师和店长都是内部提拔的,体现出小菜园的良好企业文化和人才培育机制。这也正是其持续扩张和稳健运营的重要基础。

资本市场的速度与意义

从 2013 年成立,到今年成功赴港上市,只用了短短 10 年时间。特别是在今年,短短几个月里,估值从不足 70 亿飙升到百亿,增长速度令人震惊。这不仅仅是一家餐饮企业的成功,更展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和资本市场的包容性,尤其是在消费变革的特殊背景下。现在,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选择港股上市,像海底捞、呷哺呷哺等都已经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

铜陵企业链条中的耀眼新星

铜陵,这座以有色金属闻名的城市,不仅有悠久的工业基础,也在产业转型、企业上市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小菜园的成功,不仅为铜陵带来了一座新标杆,也体现出其产业升级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未来还有望涌现出更多类似企业。

铜陵正积极推动“铜陵板块”发展,通过合作基金、优化营商环境,加速企业上市步伐,为全市乃至安徽的经济繁荣注入新动力。随着企业不断壮大,铜陵的资本市场版图也会逐渐扩大,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