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77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这半个月,市场上的炒股热情明显高了不少。A 股交易额轻松突破万亿,甚至达到两三万亿。一度出现千股涨停的火热场面。
比如,朋友 A 在国庆假期前连续两天用涨停价买入一只白酒股。之前在基金上亏得血本无归,这次趁着节前大跌,补仓后迎来两个涨停,心情还不错。
还有朋友 B 三年前开始小打小闹投资基金,节前终于实现盈利,有点小得意,果断清仓走人了。而朋友 C 投资经验丰富,但一直不提股市,等我问起才透露,除了少量基金转正外,其他持仓都在亏损,腰斩、脚踝斩、当胸斩……情况依旧惨淡。
这轮牛市中,股民们的表现各异,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投资哲学,曾经相信的“价值投资”也变得满身创伤。只有牛市时,几乎任何“新手”都能赚到钱。这轮涨势,是政策预期加上市场共同预期的结果,但一旦 10 月 8 日那场发布会没有给市场吃定心丸,市场信心瞬间动摇。
顶级投行的观点也出现分歧。高盛认为,市场上涨的核心在于流动性和持续的政策刺激,而不是企业利润的真实增长。相反,摩根士丹利则认为,目前没有更多的空间,刺激政策力度模糊,需要更多经济数据支撑基本面。
随着 10 月 12 日财政政策的发布,市场再次陷入激烈的博弈。这个时候,值得我们从投资常青树段永平的策略中找到借鉴。
段永平的投资哲学:稳中求进
在过去几年低迷时,段永平依然坚持买入优质中国资产,比如采用卖 put 的策略。当行情火热时,他在投资社区宣布关闭了一个账户,坦言:“我不懂牛市、熊市,只懂这个市场的钱太多,太傻。”
节后第一天,他发出踏空感叹。虽然他的卖 put 操作偏保守,但在剧烈震荡中,没能提前逃顶的人,逐渐亏损扩大,从“牛市开始的二零零五年”变成了“第一次巨大亏损”。
其实,段永平的投资原则值得我们借鉴。当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时,从自己出发,找到增强投资确定性的方法,是最稳妥的选择。
理解“止做清单”——敢于止损,坚守能力界限
段永平广为流传的“stop doing list”哲学,意味着在能力范围内选择投资对象,并在发现错误时果断止损。这体现了企业中的“本分”文化——做自己懂的事。
他坦言,“我懂的生意非常少,有很多公司,比如英伟达,我不了解,就选择错过。”他买拼多多,是因为相信黄峥,并不是看懂了所有细节。或许,他对阿里的理解也有限,但依然坚持,尊重自己对业务的判断。
有人觉得,他在互联网泡沫后投资网易是一招冒险,却是看好网易的潜力,以及被低估的股价。他曾说:“当别人非得用铜价卖金子时,你不需要冒太大风险。”
现在,段永平的主要投资在苹果、茅台和腾讯。无论谈到哪个,他都强调“机会成本”,即要在合理价格买入能带来长期回报的优质公司,否则就可能追高陷阱中,掉入亏损的坑里。
长线持有带来的稳定收益
段永平买入苹果,是在乔布斯临危受命、库克即将上任的阶段,许多人觉得是赌博,但他认为,苹果是一只自己早就盯上的“潜力股”。
他看中的是“造钟人”乔布斯,以及在后续通过库克延续的创新能力。从 2011 年开始,他不断加仓苹果,至今,苹果已成为他美股投资组合的核心,表现非常优异。
包括茅台、腾讯在内的长期持仓,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今年二季度显示,他持有的美股组合市值突破 166 亿美元,苹果、茅台和腾讯都持续贡献优秀业绩。
这也验证了段永平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坚持做自己懂的事,投资耐心等待,让时间为自己打磨复利。10 年以上的持仓,让他在市场起伏中走得越来越稳。
用卖 put 为投资加保险,降低风险
段永平的策略中,“卖 put”成为一大亮点。他计划每天卖出 1000 个腾讯的看跌期权,目标是在未来 3 到 5 年内,用这些期权逐步获得腾讯 1% 的股权。这相当于用保险的思路降低建仓风险。
简单来说,卖出期权其实是在押注:股价不会大跌。如果跌了,他用更低的价格买入;如果不跌,还能收取权利金,降低整体风险。这比直接买股票要稳。
他在自己投资中,反复强调“卖期权只卖不买”,这是因为卖期权本身就是一种对冲和收入策略。比如,他用卖 put 赚取收益,逐步建立起阿里、拼多多和腾讯的布局。
面对市场的波动,普通投资者要懂得“只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投资”,不要盲目跟风。段永平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控制好风险,才能在不确定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总结来看,段永平的投资智慧在于:坚持自己懂的,敢于止损,合理利用工具,脚踏实地,耐心等待真正的好公司,而不是追逐短期热点。这也是我们每个投资人可以学习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