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9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科隆游戏展的几天,让我感触良多。如今,游戏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的游戏人士,都有类似的情绪。
首先,全球游戏市场进入了一个极其困难的阶段令人感到沮丧,新游发布数量骤减。在科隆游戏展的开幕夜,虽然有不少看似优秀的预告片,却并没有引发热烈反响。真正让大家欢呼的,仍然是《使命召唤》、《文明》和《怪物猎人》等老品牌的新作。
与此同时,引发焦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在开发者大会上,分享的主题几乎全是行业的暗淡表现,如“如何在五步之内令团队垮掉”、“关停项目的艺术”以及“高预算美术游戏的厄运”等等。一位眼神严肃的厂商代表,上台时还在抨击行业现况,转眼自己却被裁员。
其次,游戏行业的状态也是空前混乱。团队在选择买断、服务型游戏(GaaS)、3A 大作和小游戏之间犹豫不决。正如天美 J3 工作室负责人的一句话,“你想成为我,我也想成为你”,成功的道路变得愈发不确定。
在海外,有些大厂尽管开辟了 GaaS 部门,却仍未能领悟其真正的价值。虽然《绝地潜兵 2》的成功令人振奋,但最近耗费 1 亿美元开发的《星鸣特攻》却悄无声息。海外对 GaaS 的态度也渐渐冷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买断游戏仍然有市场。
接着,全球游戏行业呈现出大融合的趋势。在科隆展上,中国厂商的参与度显著上升,腾讯、网易等多家公司的展台尽显热闹。而这种趋势并非单方面的,海外游戏人同样感受到中国公司的日益强劲。
面对目前的艰难、混沌与融合,行业该如何自处?我在与腾讯的多位业务负责人交流后总结出几个关键词。首先是“独特”(Unique),这意味着游戏需要有强烈的吸引力来促使玩家转移关注;其次是“冲动与科学主义”的结合,内容创作者的冲动与数据分析相结合才是成功的关键;最后是“东方式投资”,这是一种不以短期利润为目标,更注重信任和长期合作的投资方式。通过这个方式,腾讯能够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增进彼此信任。
在行业困境中,大家如果能够坚持互利共赢,与他人分享成功的成果,或许会迎来新的机遇。2024 年的游戏行业可能依然会面临挑战,但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更应团结共克时艰。让我们竭尽所能,让所有合作伙伴都获得成长,最后也能实现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