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经理创新创业,用机器人缓解用工荒

2次阅读

共计 86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随着制造业用工难题加剧,一位职业经理人带领的企业,利用自主研发的表面处理机器人,有效缓解了用工紧张问题,同时推动行业自动化升级。这背后,既是对技术创新的大胆探索,也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行业痛点与自动化的迫切需求

平日里,在材料抛光打磨车间,工人们在噪音、粉尘和高温中重复操作,环境恶劣且潜藏安全隐患。这不仅损害人体健康,也严重制约生产效率。行业专家指出,自动化改造成为改善生产环境、减少工人伤害的关键突破口。

深耕行业的创业历程

创始人杜玲,自 2006 年毕业后便一直在跨国企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她曾负责光伏硅片切割设备的推广,也带领企业实现盈利,随后在海外深造。受到对社会贡献的热爱,她决定投身工业自动化,成立索菲丝智能科技,专注于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

面向国内市场的自主创新

因应国内生产特点和市场需求,杜玲带领团队不断优化解决方案,从合作欧洲品牌到自主研发。推出的自有软件 ROBOPILOT,具备智能适应复杂曲面、自动调节打磨轨迹的功能,大大提升了机器人稳定性和效率。此外,配备自动换砂纸和除尘系统的机器人,能实现降本增效,更好应对高粉尘作业环境。

解决成本与技术难题,打开新局面

尽管机器人投资成本较高、回报周期较长,但通过本土化研发,价格大幅下降,目前投资回报期已缩短至一年半以内。公司产品能替代多名工人,且维护方便、节省材料,赢得市场青睐。未来,索菲丝计划加快产品标准化步伐,推动技术走向海外市场,逐步布局全球产业链。

迈向多元化与国际化

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杜玲还积极布局海外,已在东南亚展开市场调研和合作,计划逐步进入欧美。公司在新能源、航天、重工等行业积累了丰富项目经验,客户包括中国航天和国家电网。未来,索菲丝将从“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为“产品供应商”,推出标准化模块化的机器人产品,提升行业影响力。

积极应对挑战,展望未来

尽管当前融资环境和市场波动带来一定压力,但创始人杜玲对此充满信心。她希望,将行业经验转化为持续创新的动力,带领企业穿越周期,助力制造业自动化升级,为行业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