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情感交互 AI机器人公司手滑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3次阅读

共计 109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期,专注于 AI+ 机器人领域的综合服务商「手滑科技」完成了数千万元的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杭州文广集团旗下的基金领投,老股东也进行了跟投。

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 AI 大模型的研发、硬件生产线的升级以及全球化市场的开拓。成立至今已有六年历史的「手滑科技」,最初凭借“IP+ 智能硬件”的模式进入了儿童陪伴机器人的市场,如今已经扩展到了成人情感陪伴和 AI 可穿戴设备的新领域。

在业务层面,公司不仅与迪士尼皮克斯、汤姆猫等知名 IP 达成了合作,还自主开发了面向消费者的 C 端情感交互硬件。目前,公司的第三代 AI 机器人及其体感芯片已经得到了头部客户的认可,相比行业平均水平,硬件成本降低了 30%。

尽管 AI+ 硬件市场前景广阔,但当前的技术成熟度仍然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尤其是在儿童智能硬件领域,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用户常常出现短期闲置的情况;而对于成人情感陪伴的需求,则更加分散,并且面临着来自线上 AI 应用的竞争压力。在全球范围内,东亚地区对于情感交互类产品接受度相对较高,但传感器灵敏度不足、对话不够自然以及成本控制等问题依然是整个行业的痛点。

面对这些挑战,「手滑科技」CEO 王格非指出:“硬件与 AI 之间的协同优化至关重要,只有解决了用户体验不佳或者价格过高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打开市场。”

为了改善交互体验,公司自主研发了微电子传感器与 AI 算法。比如,在儿童机器人上采用了动态微动作感应技术,并结合了大模型对话系统,使得用户的日常互动频率提升了 40%。而在面向成人的可穿戴设备方面,则侧重于帮助缓解焦虑情绪,通过实时的情绪监测来触发相应的反馈动作。此外,他们所研发的自身体感芯片重量仅为 4.9 克,无需额外连接外部设备即可实现动作识别,已经成功为多家顶级 IP 以及上市公司提供了合作服务。

展望未来,「手滑科技」计划加快海外市场的步伐,预计将在 2025 年推出一款针对成年人的新品并推向欧美地区。与此同时,还将继续探索超低功耗芯片及无屏幕交互技术的研发,力求进一步降低成本。据透露,下一代产品将会融合 AI 与增强现实(AR)技术,为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行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整体解决方案。

从团队构成来看,「手滑科技」汇聚了一批来自微电子、AI 算法以及工业设计领域的顶尖人才。其中,创始人王格非有着十年从事 AI+IP 产品研发的经验,曾参与多个头部 IP 机器人项目的开发工作;联合创始人周晨是一名资深设计师,曾服务于《汤姆猫》《超人总动员》《大圣归来》等多个知名 IP;技术总监宋子健则是一名北京大学博士后,拥有 16 项专利成果。整个团队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了 80%,并且很多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或曾在大型企业任职的经历。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