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47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羊驼成了年轻人新的“网红”宠物,遛羊驼成为了街头一大吸引眼球的潮流。在北京,一只毛茸茸的羊驼在主人陪同下散步,软乎乎的毛发和大大的眼睛让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更有小女孩大胆上前抚摸。在武汉,一只羊驼带着口罩的搞笑造型,也让路人忍俊不禁。
许多羊驼的主人表示,它们是极具治愈效果的动物,甚至比暖宝宝还要温暖。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喜欢通过动物来寻求心理慰藉,羊驼逐渐取代了猫狗,成为新的“治愈神兽”。现在,各种宠物咖啡馆和体验馆也纷纷把羊驼引入,借此吸引更多顾客。
羊驼的网络热度并不新鲜。十多年前,因网络用语“草泥马”的流行,这种动物备受关注。2014 年,一只棕色羊驼竟然在大会上亮相,甚至能为其站台收取 3000 元的费用。随着宠物经济的火爆,羊驼渐渐从一个网络符号转变为实体商业的热门选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资羊驼养殖。
“买羊驼的人多得不得了,我通讯录里大概有上千个想求购羊驼的人。”李先生经营着一家羊驼养殖基地,他十年前开始这门生意时,对羊驼的未来持怀疑态度,然而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他发现这种生意越来越火爆。羊驼的价格也在逐年下滑,从 2015 年的六七万元降低到如今的两三万,这使得更多普通消费者能够买得起。
通过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羊驼的受欢迎程度越发明显。像“驼百万”这样的博主在抖音上就有 130 万粉丝,而另一位知名博主“神兽阿蛋”更是短短时间内聚集了超过 400 万的粉丝,吸引大量年轻人关注与分享。羊驼在小红书上同样受欢迎,众多博主带着自己的羊驼记录生活,增加了羊驼的曝光率。
然而,当羊驼成为流行宠物时,许多猫咖也开始尝试引入新的宠物,悄然改变了经营模式。一家位于深圳的猫咖除了引入羊驼外,还增添了柯尔鸭等异宠,令顾客感到新奇。尽管羊驼在猫咖中变得非常常见,但这也暴露出猫咖经营上的一些困境:环境不佳、服务水平不够、猫咪与客户的互动不足等,都是导致顾客流失的因素。
一位经营猫咖的年轻创业者称,“想要持续吸引回头客,关键在于猫咪是否亲人和环境是否舒适”,但随着越来越多新开的猫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她的客流量逐渐减少。甚至有猫咖因经营不善而倒闭,造成了大量猫咪无人照看,疫病传播等问题。
近年来,猫咖数量迅速增长,但其中不乏只想投机取巧的商家,租下场地售卖饮品,形成了不良竞争。一面是难以回头的顾客,一面是不可预见的高运营成本,猫咖的经营逐渐显得力不从心,几乎只能依靠“爱”来维持。
猫咖兴起于台湾,在日本也因独特的市场需求而流行开来。本来是为了解决无法养宠物的普遍问题,然而如今的这一模式又开始面临挑战。“小确幸经济”似乎正在经历一场泡沫破裂的过程。日本猫咖的崛起为年轻人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消费体验,借此与压力对抗,但随着市场的变化,许多小确幸的消费模式都逐渐显露出脆弱。
手帐和小家电业同样处于类似境地。手帐本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独特记录日常生活的方式,但如今相关实体店也开始关停。小家电一度流行,吸引了无数年轻消费者,但也随着市场降温而开始走向下坡。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已逐渐消失,影响着各个领域。
当前的新中产阶层面临着普遍的经济焦虑,他们所追求的小确幸在现实中的可实现性也大打折扣。根据调查,约四成的新中产每周工作超过 50 小时,生活压力再现,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消费行为。即便对治愈和解压有需求,年轻人的购买力却日显减弱,消费潜力未能得到有效释放。与此同时,疫情因素也使得出行和消费更加困难。
年轻人的钱越来越难赚,而猫咖们也意识到这一趋势。不论是羊驼的流行还是猫咖的变革,背后都反映了更深层次的市场变化和消费心态,或许未来我们将继续观察这一变化带来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