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硬科技投资趋势:八大顶尖投资人深度解读

7次阅读

共计 160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1 年,硬科技成为投资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半导体、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等领域吸引了巨额资金注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硬科技行业将迎来哪些新的机遇?让我们听听来自八位投资大佬的深度分析。

北极光创投黄河:聚焦工业机器人与国产化

北极光创投自 2010 年起便专注于机器人行业的投资,见证了这一领域从起步到成熟的全过程。黄河认为,人口红利消退促使自动化需求激增,而国产机器人产业链已趋于成熟,具备规模化发展的潜力。

短期内,北极光将继续关注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机会。黄河提醒创业者,制造业的本质决定了团队必须深入了解产品和应用场景,同时具备强大的工程化与服务能力。长远来看,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成为资本江维康:场景智能化与碳中和成焦点

成为资本的投资副总裁江维康指出,2022 年,场景智能化和碳中和将是硬科技投资的重要方向。这两个主题不仅契合当前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还符合国家战略目标。

江维康强调,创业者需设定宏伟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同时注重团队建设和管理经验的积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需要全面提升全盘操作能力,以适应未来 3 - 5 年的投资主线。

高通创投沈劲:汽车、XR 与 5G 持续引领潮流

高通创投在过去一年里投资了多家专注于 5G 和 AI 赋能的企业,其中包括多家在半导体和自动驾驶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的公司。沈劲预测,汽车智能化、XR 技术和 5G 应用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他建议,汽车领域的创业公司应加快与主机厂和芯片厂商的合作步伐,确保技术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实际产品。而在 XR 领域,创业者需优先打造最小化可行产品(MVP),以快速验证市场需求。

海银资本王煜全:服务规模化重塑传统行业

王煜全认为,“一虚一实”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其中“虚”指代 VR/AR,“实”则代表以 AI 为核心的机器人。他提到,大数据与 AI 结合将带来服务的规模化,彻底改变各行业的运作模式。

在机器人领域,王煜全更看好服务机器人的前景,认为其将在 2022 年迎来爆发期。他强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核心在于解决方案的整合,而非单一设备本身。此外,他还呼吁集成商转型为 AI 驱动型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

联想创投贺志强:聚焦新能源与人工智能

联想创投总裁贺志强指出,新能源、先进制造、半导体等方向将继续保持吸引力。他提到,这些领域不仅受益于政策支持,还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

贺志强建议,AI 领域的创业者应具备明确的行业定位,并掌握相关的行业知识和资源。无论是基于现有框架还是追求技术创新,团队都需要清晰的落地规划,以便更好地应对行业挑战。

启明创投叶冠泰:半导体与自动驾驶的崛起

叶冠泰认为,苹果 M1 芯片的成功标志着 ARM 架构芯片的崛起,为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提供了宝贵机遇。他预计,2022 年企业级软件服务、云计算、芯片制造设备等领域将迎来更多投资机会。

叶冠泰特别提到,硬科技领域的成功离不开长期的投入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他鼓励创业者坚持技术创新,为中国在全球芯片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贡献力量。

云岫资本高超:新基建带来的投资良机

高超指出,当前正处于数字智能、创新能源和医疗科技的“新基建”时代,基础建设领域蕴藏着巨大潜力。他看好数据中心、智能汽车、机器人和企业服务等方向的投资机会。

高超建议创业者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同时聚焦重点产业场景的应用落地。在融资过程中,应合理控制节奏,避免盲目追求高估值。

云九资本沈文杰:新能源与机器人引领未来

沈文杰回顾了 2021 年新能源汽车和 AI 芯片领域的里程碑事件,认为这些领域仍充满活力。他预测,新能源行业、B 端机器人和新一代芯片将是 2022 年的三大投资热点。

他指出,新能源行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产业链上下游均有广阔空间。而在机器人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B 端机器人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此外,沈文杰还提到,全球范围内涌现出一批创新芯片企业,如 DPU 和 NPU,它们正推动服务器和终端设备的革新。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