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2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0 月 26 日,红杉资本发表公开信,宣布在美国和欧洲市场设立一支名为 Sequoia Fund(红杉基金)的单一、永久基金,这一举措颠覆了半个世纪的传统,为全球风投界立下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
红杉美国合伙人 Roelof Botha 在公开信中指出,作为投资科技创新的行业,风险投资自身却鲜有创新。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风险投资机构都严格遵守为期 10 年的基金存续期,在芯片越变越小、软件都已“上云”的时代,风投行业却还在用软盘一样古老的模式运行。
不同于封闭式的传统风投基金,红杉基金将是一支流动投资组合的开放基金,由红杉精选的常青公司的公开市场头寸组成。红杉基金将相应地分配资金到一系列封闭式子基金(Sub-Fund)中,这些子基金将在一级市场上对初创企业从成立到上市的每个阶段进行风险投资。红杉的 LP 将把资金投入红杉基金中,每年都保有回购权和向子基金分配资金的权利。子基金的收益将持续循环回流到红杉基金中,所有的投资将不再有“到期日”,红杉基金和旗下的子基金互为补充,互相支持。
目前,红杉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总值高达 450 亿美元(成本约在 20 亿美元),而且绝大多数将被纳入红杉基金中,其中包括 Airbnb 等明星企业的股票。
红杉在公开信中表示,这种新结构彻底消除了基金与企业合作中所有人为设定的时限,“这使得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充分发掘和实现企业的价值潜力。红杉可以在企业 IPO 后很长时间内持有公开股票,并为 LP 寻求最佳的长期回报,这些 LP 中的大多数都是非营利组织和捐赠基金。”未来,红杉基金的唯一重点就是为成员企业和 LP 创造长期增量价值。
在风险投资领域,投资机构募集的一支基金通常是有固定存续期的,比如说 10 年。作为基金管理者的 GP 要在一个有限时间内完成募、投、管、退等一系列动作,为 LP 取得回报。
但风投行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也逐渐陷入了一个怪圈。受限于存续期的原因,大多数投资机构无法在被投企业上市后长期持有股份,从而导致基金无法持续支持企业发展,更无法享受企业在上市后创造的更大价值,从而无法为 LP 创造更大的回报;甚至有越来越多的高成长性科技公司选择长时间保持私有状态,这也让不少基金不得不在存续期结束前出让股份。
因此,常青基金最大的特点在于没有固定存续期,极大减少了 GP 的募资压力,也没有退出期限的压力,可以更好地专注于投资本身。而且最重要的是,消除了投资人与企业合作时间的人为时限,给创业者和企业家带来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和 LP 创造价值。
目前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可以称为常青基金的机构不多。而作为全球最成功的的风险投资机构,红杉成立这样一支基金不仅把常青模式从小众带到聚光灯下,更是成为全球风险投资领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有超大管理规模的常青 + 交叉基金,其全新的架构在一级和二级市场投资中构建了一个更加紧密的联动和互哺机制。
红杉打破传统的新动作不仅没有让 LP 们感到担忧,反而取得了广泛支持。外媒的消息指,红杉美国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与部分 LP 讨论这一概念,并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和肯定。LP 们认为这样省去了他们需要成立公开市场团队来解决派股后股票出售的麻烦,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过去近 50 年里,他们与红杉建立了高度信任,因为“红杉从没有让我们失望过”。
目前,一级市场比较知名的常青基金有 Sutter Hill Ventures 和 General Atlantic,其背后均是有特殊的长期 LP 支持。如今红杉用一种更加大胆和创新的方式加入其中,规模更是史无前例,将常青模式升级到 2.0 时代。目前,红杉基金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率先运营,日后红杉中国及印度、东南亚市场是否跟进,是否推出类似的基金架构创新,整个私募股权行业都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