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纷纷涉足VC,大厂“内卷”蔓延至创投领域

6次阅读

共计 177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大厂盈利途径多样,近年来,大公司跨界布局成为趋势,字节、美团、腾讯等均有圈外动作。近期,众多大厂组建投资公司,新消费、新造车等领域纷纷涉足。国内企业进军 VC 圈已成潮流,2020 年字节成立创投基金的消息曾引发轰动。中国创投版图日益多元,CVC 崭露头角。

下场做 VC 蔚然成风

国内企业布局 VC 圈的热情从未减退,如今已蔓延至各行各业,新消费、汽车、医疗等领域均有涉及。9 月 13 日,蜜雪冰城全资持股的雪王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 5000 万元。同日,泡泡玛特耗资 1 亿元成立玩心回归投资公司,同样全资控股,且此前投资的两点十分动漫也具投资性质。小鹏汽车也有意入局 VC,据消息,其将组建投资基金并高度重视。今年已有多家企业进入私募创投圈,如娃哈哈创投于 7 月 9 日完成备案登记,诺辉健康 8 月底出资 3000 万美元成立诺辉创投基金并完成首期募资,已投资两家国外医疗健康公司。

私募排排网管理合伙人姚旭升表示,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实现财富增值并打造生态链,带动企业发展,已成必然趋势。回顾国内互联网十年发展,众多互联网大厂均在布局 VC。2011 年腾讯成立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此后美团、拼多多、快手、京东等都有腾讯投资的身影。随后,京东、小米、美团、字节等也纷纷开启 VC 布局。2017 年美团点评设立产业基金,2019 年小米成立小米创业投资。如今,阿里、腾讯、京东的战投部位居前列,美团、小米、字节等新巨头积极投资,还有小鹏、泡泡玛特等新晋玩家加入。

闯入创投圈的“小心思”

企业重视投资布局,成立投资公司是更系统化的运作。私募排排网管理合伙人姚旭升称,传统行业规模扩大后,在传统业务上扩张投入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效益,参与资本市场成必然选择。布局 VC 的直接目的是私募投资回报略高于实业回报,能利用闲置资金创造回报,如腾讯投资对利润贡献显著。当前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多采取被动防御,“无边界”打法流行。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新消费企业感受到竞争威胁,投资可增强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诺辉健康执行董事兼 CEO 朱叶青表示,公司做投资业务能凭借行业认知和研发储备快速发现目标,成为理想收购方和合作伙伴。

通过布局 VC 等方式可为企业护城河加码,很多投资围绕自身业务展开。泡泡玛特表示成立的投资公司关注年轻人和 IP 相关领域,目前不考虑纯财务投资,其过往投资也体现了这一方向,主要看好 IP 价值,称“IP 生态是最重要的投资思路”。最后,不断投资和加码相关产业有助于企业进行产业链战略布局和市场资源整合,实现产业升级,形成生态闭环。如泡泡玛特和小鹏的投资布局多围绕核心业务上下游产业链,电商、潮服等与泡泡玛特核心 IP 相关。

CVC 崛起,创投圈的“围城战”

相比传统 VC 基金,半路出道的 VC 基金多被视为 CVC 企业创投。随着国内企业崛起,特别是互联网大厂发展,国内 CVC 迅速崛起。背靠资金等先发优势,CVC 在国内创投圈越发活跃。据 IT 桔子数据,截止 9 月 9 日,国内 CVC 事件共 475 起,CVC 投资更具灵活性,以实现集团或母公司战略为目的,进行全阶段、全产业链投资。从 CVC 资方分类看,互联网企业对外投资越来越活跃,2011 至 2021 年期间,腾讯投资事件众多,收获颇丰。

然而,CVC 发展面临难题。虽投资能“跑马圈地”,但实现新突破不易,资金和资源向头部机构聚拢,一些 GP 募资困难。早期的盛大资本、奇虎 360、新浪微博基金等头部 CVC 近年逐渐消失,今年三者合计投资事件仅 2 起,盛大资本自 2020 年起不再进行 VC 创投。另一方面,战略布局和投资回报难以权衡是核心问题,很多企业成立投资公司为稳固产业链和生态,但这延长了投资资金回笼时间,很少 CVC 能像腾讯、阿里、字节那样有足够时间和资金等待合适投资战略的回报。京东集团战略投资部投资总监李进龙表示战投难做。此外,创业者难拒知名 CVC,马太效应下,国内 VC 淘汰赛上演,强者愈强,一批 GP 退出舞台,2018 年后国内 VC 出现注销小高潮。企业与 CVC 关系紧密,很难完全剥离,多数企业做不到,仅有腾讯、阿里、字节等少数大公司有此能力。蔚来、小鹏、泡泡玛特等围绕核心生态展开,主营业务受影响时,投资部门也可能受波及。

成立投资公司是大厂“跑马圈地”的方式,潮流更迭中,企业角逐,内生增长和外在投资成发展双驱动力,这或许是大厂投资的核心,企业都朝此方向前进,是否是“内卷”趋势,时间将给出答案。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