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从手机厂高位“出走”的男人的创业故事

5次阅读

共计 204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2022 年 7 月的手机市场,除了“销量下滑、砍单、清库存”等关键词,或许还有新故事。7 月 24 日,魅族前副总裁李楠因评价“小米与徕卡的合作复制华为,不够有品牌意识和原创精神”陷入舆论风波。尽管李楠否认“锤小米”和“蹭热度”,但他创立的怒喵科技要发新品却是事实。怒喵科技是李楠离开魅族后创立的科技 3C 品牌,主打高端机械键盘,此前宣布的首款 TWS 耳机因模具瑕疵发布延迟。

在李楠与网友“撕扯缠斗”的第二天,金立前副总裁俞雷在朋友圈晒出全新品牌 FreeYond 样机的部分参数配置。全天候科技了解到,这款新机将于今年 8 月底销售,面向拉美市场,定价 100 美元左右。比俞雷“官宣”样机参数早两周,一加前联合创始人裴宇发布了新品牌 Nothing 的首款手机产品 Nothing Phone 1。这三位曾在手机业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出走后归来,又在市场激起涟漪。

不一样的选择

俞雷、裴宇、李楠,他们的名字再次被提及。俞雷与手机行业的渊源始于 2015 年入职金立,担任副总裁分管品牌营销。2017 年底金立危机显现,2018 年俞雷离职,加入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 BrainCo 出任 COO。今年 5 月,俞雷再次回到手机行业,成为深圳自由跃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自由跃动于今年 5 月 9 日成立,团队有 20 余人,核心团队中金立老员工占三分之一。俞雷表示,FreeYond 第一款产品定价 100 美元左右,预计 8 月底上市,已获 18 万台订单,第二款产品将在第一款交付后 15 天上市,面向海外市场,国内市场还在寻找切入点。FreeYond 定位全品类科技潮牌,将以智能手机为入口,深入其他智能设备领域。

裴宇曾供职于诺基亚、魅族、OPPO 等手机公司。2013 年,他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加入 OPPO 面向国际的品牌项目。2020 年从一加离职后,在英国伦敦创办了 Nothing。今年 12 日,Nothing 发布了首款智能手机 Nothing Phone 1,定位中端,主要在欧洲和印度市场发售,售价 399 – 499 英镑。

李楠离开魅族后进入 3C 潮品创业领域,创立怒喵科技,计划将售价约几千元的键盘卖给年轻人。怒喵科技成立于 2019 年,获得过融资,以客制化机械键盘打开市场,还打算抢占部分 TWS 耳机市场。

错位竞争

在经济动荡和地区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手机市场需求萎缩。第三方市场机构 Canalys 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季度同比下降 11%,第二季度同比下降 9%。IDC 报告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3.5%。在这样的背景下,FreeYond、Nothing 进入手机市场面临挑战。

俞雷认为手机是 FreeYond 进入全面智能时代的切入点,手机业是超级入口,基于硬件品类和产品全面覆盖,辅以自有 OS,才能在全面智能时代取得突出。他还提到 2025 年全球将有 1000 亿台智能设备,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是两大中枢智能硬件,汽车厂商进军手机领域,是因为智能手机在万物互联中的作用被重新发现。俞雷觉得手机行业虽有竞争,但永远有新来者的空间。FreeYond 的竞争策略是极致性价比 + 营销 / 渠道新玩法,将销售市场最先放在拉美,是基于“错位竞争”考量,拉美市场对中国手机品牌认可度较高,消费者对单个品牌影响力关注度低。在渠道选择上,FreeYond 现阶段以线上为主,通过电商平台积累早期用户,大力进行线上推广,为线下渠道拓展打下基础。

Nothing 第一款产品将开启市场的密码落在了产品本身的设计上。Nothing Phone 1 最有特点的是透明背板和灯条的设计,背面灯条由 900 多个单独的 LED 灯珠组成,有通知、无线充电或反向无线充电时,灯条会亮起;用数据线充电时,底部灯条也会亮起充当进度显示条。该手机的铃声也很特别,内置了 10 种铃声,搭配不同的灯条闪烁和马达震动,以此区分不同的推送、消息以及通知。不过,Nothing phone 1 的设计也被人诟病,认为是噱头。俞雷对 Nothing 的评价并不高,认为它是 To VC 的,连锤子都比不上。

营销达人

俞雷、裴宇、李楠都曾主导过经典营销案例,拥有一流的品牌运作能力。俞雷加入金立之前在欧莱雅中国负责品牌营销,刚进入金立就凭借策划的“海阔天空”金立 M5 Plus 发布会,获评“2015 年国产手机十大营销案例”之首。此后,金立展开了一系列营销战役,聘请多位大牌明星代言。裴宇在新品 Nothing Phone 1 的营销上,以竞价拍卖的形式完成新机首销,赚足眼球。一加成立之初的各种营销政策和宣传方案也出自他手,“要求用户销毁现有的手机才能购买新的(一加)手机”这一营销手段让一加手机销量大增。李楠在魅族时,每次新品邀请函都设计得千奇百怪,打响了“青年良品”的魅蓝品牌,也带来了销量。他还抛出过“性价比就是垃圾”等论断,获得巨大品牌曝光。如今,李楠在 B 站开设个人栏目“Young Money Club”,延续产品营销之路。这三位在手机领域摸熟营销套路的人,再出发比其他创业者更具优势,更容易引起关注,但消费者是否为他们的新品买单,还需时间验证。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