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49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免税行业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话题。免税行业为何如此引人注目?它的未来发展潜力如何?投资者又该注意哪些关键问题?本文将从多个维度为您剖析。
回顾过去十年,A 股市场中消费板块的表现尤为亮眼。在金融、周期、消费和科技四大领域中,消费行业脱颖而出。特别是在申万 28 个一级行业中,2010 年至 2020 年涨幅排名靠前的行业大多隶属于消费领域。其中,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休闲服务行业位居前列。令人惊讶的是,休闲服务行业在十年间实现了 301.6% 的涨幅,成为少数涨幅超过三倍的行业之一。尤其在 2020 年,休闲服务行业以 99% 的年度涨幅领跑 A 股市场,远超其他行业,如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电气设备行业(94.7%)和食品饮料行业(85%)。
休闲服务行业崛起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免税巨头——中国中免的贡献。作为行业领头羊,中国中免占据了休闲服务行业 70% 的权重。自 2011 年以来,其股价累计上涨近 19 倍,其中 2020 年单年涨幅高达 218%,堪称行业标杆。这种强劲增长源于中国中免对免税行业的深度掌控,使其成为 A 股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之一。
免税行业的成长性
免税行业之所以备受资本青睐,主要在于其高速增长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全球范围来看,2016 年,免税品销售额占全球旅游零售市场的 54.6%,并在 2016 至 2019 年间保持 14.4% 的年复合增长率。相比之下,有税品零售额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 6.7%。尽管 2019 年至 2020 年受疫情影响,免税行业一度承压,但各国政府通过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发展,使免税品销售额占全球旅游零售市场的比例提升至 60.8%。展望未来,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2 至 2025 年全球免税品零售市场规模将以 11.8% 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至 2025 年底达到 5724 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旅游零售市场的 63.7%。
亚洲地区作为全球旅游零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更高的增长潜力。2016 至 2019 年间,亚洲旅游零售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 18.1%,其中免税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6.6%。预计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亚洲免税行业将延续这一趋势,到 2025 年实现 4488 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占亚洲旅游零售市场的 68.5%。
就中国市场而言,2016 至 2019 年,内地旅游零售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25%,其中免税品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28.8%,显著高于全球和亚洲平均水平。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有效防疫措施以及扩大内需、发展免税行业的政策红利,2020 年尽管整体零售额有所下滑,但跌幅显著低于其他国家。预计 2022 至 2025 年,中国免税品零售额将保持 24.4% 的年复合增长率,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免税行业的竞争格局
从全球视角来看,免税行业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竞争态势,而在中国市场,中国中免一家独大。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中免的零售额为 521 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22.6%,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公司市占率分别为 16.3%、14.5%、8.1% 和 7.8%。在国内市场,中国中免更是占据主导地位,2020 年其市场份额高达 92.3%,其余四家公司的市占率分别为 3%、2.4%、2% 和 0.2%。
免税行业的竞争格局还体现在渠道分布上。目前,免税行业主要分为口岸免税店、离岛免税店、市内免税店以及其他类型免税店(如外交人员免税店、运输工具免税店和供船免税店)。从 2016 至 2019 年的数据来看,口岸免税店和离岛免税店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 29.4% 和 30.5%。特别是离岛免税政策的推出,使得 2019 年和 2020 年的离岛免税销售额分别增长 92.6% 和 61.1%。未来,市内免税店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预计 2022 至 2025 年将实现 21.1% 的年复合增长率。
从商品类别来看,香水和化妆品是最主要的免税商品,全球范围内占比 40%,在中国市场占比更高,达到 49%。其次是酒类,占比约 17%,烟草、时尚配件、手表珠宝等品类紧随其后。这些高端消费品的需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中国,2012 至 2018 年间,全球奢侈品市场超过一半的增长由中国贡献。2019 年,中国更是以一己之力拉动全球奢侈品市场 90% 的增长,占全球个人奢侈品消费总额的 35%。
免税行业的护城河
免税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护城河。首要因素是免税牌照,这是进入行业的关键门槛。由于免税业务的特殊性质,拥有牌照的企业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品质保证,因此牌照的价值极高。截至 2020 年底,国内仅有 10 家企业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其中中国中免是唯一一家具备全渠道经营资质的企业。
此外,行业经验与渠道布局也是重要的护城河。中国中免等龙头企业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在门店选址、营销策略、客户服务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在招投标过程中,这些经验丰富的参与者往往能够脱颖而出,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同时,与高端品牌的深度合作关系也为免税企业提供了强大的供应链保障。这些品牌通常只选择成熟的运营商合作,而中国中免凭借良好的声誉和庞大的采购订单,成功获得了与品牌方谈判的主动权。
免税行业的商业模式也为其带来了显著的竞争优势。相比传统零售企业需要承担高昂的营销和渠道费用,免税企业由于其接近垄断的经营属性和稳定的客户群体,基本无需投入过多资源进行中间环节的运营。通过直接向品牌商采购,免税企业省去了中间渠道的利益分成,相当于以一级经销商的身份直接面向消费者。这种直采模式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为企业创造了额外的利润空间,毛利率通常维持在 40% 以上。
然而,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免税行业的盈利能力较强,但其净利润率相对较低。原因在于免税企业需要支付高额的机场扣点、物业租金、店面装修以及人员工资等费用,这些开支会侵蚀一部分毛利。以中国中免为例,尽管其毛利率超过 40%,但净利率仅为 9% 左右。因此,投资者在评估投资机会时,不仅要关注行业的成长性,还需综合考虑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最后,投资者在关注赛道前景的同时,还需关注投资价格的合理性。经过多年的持续上涨,免税行业的估值已处于高位。面对潜在的估值回调风险,投资者需保持谨慎态度,避免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