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热潮席卷全球,从业者的真实故事与深度解读

15次阅读

共计 132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Web3 逐渐成为资本与创业者追捧的焦点,但为何仍有从业者选择离开?本文通过采访三位 Web3 领域的从业者,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四年前,Web3 尚处于寒冬,许多人将其视为骗局或无用之物,甚至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如今的 Web3 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炬,吸引了大量目光。尽管如此,有人趋之若鹜,也有人悄然退场,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围城》中的描述——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却想出去。

从投机到崩盘

小雨自幼受金融家庭熏陶,对投资充满兴趣。大学毕业后,他进入投资银行工作,业余时间接触到了比特币。凭借金融背景,他在新兴市场游刃有余,短时间内积累了巨额财富。然而,2018 年的市场动荡让他的资产迅速缩水,最终回到起点。那段经历让他身心俱疲,甚至不得不依赖药物缓解压力。如今,小雨已成为投行部门负责人,但他对 Web3 仍抱有期待,计划加入公司新成立的研究小组。

从稳定到冒险

孙兴是一名技术开发者,曾在大厂负责产品开发。2019 年,他加入一家 Web3 技术公司,但因资金链断裂被迫离职。之后,他在一家中型科技公司从事维护工作,虽然收入稳定,却缺乏创新动力。2022 年,Web3 热潮再度兴起,孙兴决定抓住机会。通过猎头推荐,他成功入职一家 Web3 公司,获得了极具创意的实体入职 Offer,重新焕发了职业热情。

从热衷到观望

大狗是一名 95 后,对数字藏品充满好奇心。他负责的平台在短时间内积累了数十万用户,他也因此频繁受邀参加行业峰会。然而,随着海外 NFT 市场的回落和国内监管政策的出台,他的平台用户大幅减少。大狗决定暂时离开 Web3 领域,转而考虑进入一家 VR 互联网公司。

Web3 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从百度指数可以看出,Web3 的搜索热度在今年 5 月初显著提升,与国内市场的发展趋势一致。而在全球范围内,Web3 的热度则从 2021 年年底开始攀升,经历了小幅波动后再次回升。这种差异源于区块链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接受程度不同。

近年来,谷歌、亚马逊等国际巨头纷纷布局 Web3 领域,而国内企业则更多选择在海外市场展开行动。此外,多家风投机构加大了对 Web3 的投资力度,显示出对这一领域的信心。据统计,2022 年第一季度,Web3 初创公司获得了超过 1.73 亿美元的投资,而全年已有超过 15 家风投机构推出专项基金,总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根据领英发布的《2022 全球区块链领域人才报告 -Web3.0 方向》,截至 2022 年 6 月,区块链领域从业人数同比增长 76%,其中美国、中国、印度位列前三。报告还显示,全球区块链人才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持续高涨,但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Web3 的机遇与挑战

Web3 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存在诸多挑战,但也孕育着巨大潜力。对于从业者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无论是小雨、孙兴还是大狗,他们的故事都表明,Web3 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Web3 的崛起并非偶然,它代表着互联网发展的新方向。随着用户对隐私保护需求的提高,Web3 提供的去中心化解决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Web3 行业的人才缺口也为从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Web3 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产物,更是社会变革的催化剂。尽管目前仍面临诸多困难,但它的未来值得期待。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