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Siri跳票背后:苹果AI战略的深思熟虑

6次阅读

共计 103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在 WWDC 2024 上,苹果宣布了“下一代 AI 产品”的计划,其中包括集成自研大模型的新版 Siri。然而,这一备受期待的功能却因开发问题多次延期。

最初,苹果计划将新版 Siri 与 iOS 18.4 同步推出,但随着开发进程受阻,发布时间已数次推迟。苹果在三月初透露,新版 Siri 的发布时间可能延至 2026 年。据内部测试结果显示,新版 Siri 的可用性较差,甚至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无法正常运行。

苹果 Siri 部门高级总监 Robby Walker 在内部会议上承认,新版 Siri 目前还不能满足发布标准,并表示团队正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尽管目标是在 iOS 19 中推出,但这只是一个理想时间表,实际发布时间仍未确定。

Siri 自 2011 年问世以来一直是 AI 领域的标杆,但近年来其领先地位逐渐被其他品牌超越。苹果希望通过新版 Siri 重新确立其在 AI 领域的地位,但其坚持端侧运行 AI 的策略使其竞争力下降。

目前,Apple Intelligence 虽已引入 AI 模型,但仍依赖第三方模型,未能接入苹果自研的大语言模型。这意味着其功能受限,缺乏跨应用的 AI 能力。相比之下,Google 的 Pixel Sense 和 OPPO、vivo 等品牌的 AI 功能已领先苹果。

苹果在 AI 领域的布局不仅限于 Siri。其自定义 Emoji 表情符号、Image Playground 等功能虽提升了用户体验,但在整体 AI 能力上仍显不足。尤其是在 2025 年的市场竞争中,苹果需要加速步伐。

Google 即将推出的 Pixel Sense 强调设备端的数据处理,旨在提升隐私保护和响应速度。与此同时,国内品牌也在加速推进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助手,如 Manus AI 的 Agent 能力已在手机上得到应用。

苹果对新版 Siri 的宣传持谨慎态度,曾下架一条展示其能力的广告,理由是广告中的功能尚未达到苹果的标准。这种保守策略反映了苹果对产品质量的重视,但也引发了对其是否错失市场机会的担忧。

尽管如此,苹果的战略重心并非短期的技术展示,而是构建一个软硬件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苹果希望通过这一战略吸引开发者,为未来的 AI 应用奠定基础。

面对行业挑战,如内容失真和数据隐私问题,苹果采取了稳健的措施,致力于打造安全可控的 AI 环境。这种长远的眼光使苹果选择了不同于其他品牌的路径:夯实基础,而非盲目追求速度。

最终,这场 AI 竞赛的胜利者可能是那些能够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平台级玩家。Siri 的跳票标志着苹果在 AI 领域的战略转型,未来的关键在于新版 Siri 能否兑现苹果的期望,成为真正的智能助手。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