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少年到锂电巨头:刘金成的逆袭之路

3次阅读

共计 126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出身乡村的“小镇做题家”

刘金成 1964 年出生在湖北沙洋县的一个小山村,和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一样,他从小就明白唯一改变命运的方式就是读书。凭借优异的成绩,1981 年他考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主修物理化学,随后又前往武汉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

尽管拥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刘金成并未选择安稳的“学术路线”,他更想投身市场,创业闯荡。他的创业之路起步虽不顺利,技术能力突出却缺乏市场经验,第一次创业未能成功。但他并没有气馁,在惠州德赛电子工作期间,凭借技术天赋迅速晋升为副总,却始终难以停下创业的脚步。

首次创业与坚守技术

2001 年,刘金成再次创办晋达电子,也就是后来的亿纬锂能,专注于消费电池领域,迅速占领市场。公司巅峰时期生产了超过 2000 万块“小灵通”电池和数亿个智能电表电池,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五的锂亚电池制造商。尽管当时市值不大,但他以扎实技术和细致管理积累了稳固的基础。

相比同年代创业的同行如王传福,刘金成起步较为低调,直到 50 岁时做出关键转变,才真正迎来事业的飞跃。这一年,他斥资 4.39 亿元收购深圳麦克韦尔,并决定进军动力电池领域,这两步改变了亿纬锂能的命运。

产业布局与市值爆发

2020 年,思摩尔国际(前身麦克韦尔)在港上市,市值一度达到 5000 亿港元,刘金成身价暴涨千万亿。与此同时,亿纬锂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高速扩张,使得 2018 年至 2021 年股价飙升至 150 元以上,再获千亿市值。如今,刘金成夫妻的总资产位列惠州首富,财富与影响力双丰收。

尽管事业有成,刘金成依然怀抱对锂电池的深厚感情和技术热忱。他曾形象地将电池视作生命体,强调尊重电池的重要性,日常工作中依然亲自钻研技术,常把公司办公室当作实验室,保持着科研人员的专注与激情。

稳健布局,拒绝盲目“赌注”

面对新能源电池行业众多技术路线的纷繁复杂,刘金成坚持不盲目押注。亿纬锂能选择多元路线并行,软包三元、方形三元、磷酸铁锂和大型圆柱电池均有布局。正是这份谨慎与务实,使得公司能够在技术趋势变动中稳健前行、灵活调整,避免因技术切换而陷入被动。

他的这套布局思路在行业中相当罕见,正如他所说,不能完全跟着资本的热度走,因为市场和技术还未成熟,风险仍存在。

迎接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如今的刘金成不仅是技术专家,更是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家。亿纬锂能不断扩大产能,与国内多座城市政府合作推动 300GWh 以上的扩产计划。同时,赢得宝马、特斯拉等重量级客户的认可,彰显了其在动力电池领域巨大的竞争力。

他已步入五十多岁的成熟阶段,积累了多年经营和技术沉淀,展现出掌控节奏、自信从容。不同于爱出风头的企业家,他低调专注于推动技术进步和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深谙风险与机遇的平衡。

更难能可贵的是,刘金成心系民族工业和社会责任,矢志为中国锂电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他的态度和做法,让人联想到另一位著名企业家曹德旺,两人都在事业和责任感之间找到了理想的结合点。

正如一句朴素却深刻的企业家信条:“国家因为有您而强大,社会因为有您而进步,人民因为有您而富足。”这既是刘金成的写照,更是他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