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02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管理者活跃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关键岗位上,包括京东集团 CEO 许冉、阿里巴巴集团的戴珊、B 站副董事长李旎以及百度的马东敏。尽管她们的名字可能不像男性同行那样广为人知,但她们的实际贡献却不可忽视。
通常情况下,当企业处于转型期或遇到挑战时,女性管理者以其特有的稳健与平衡特质,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抵御短期冲击,维持稳定发展。然而,市场往往容易忽略她们的努力。例如,当谈及京东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刘强东;而戴珊在执掌淘宝天猫期间,外界的关注度也相对有限。相比之下,陈睿作为 B 站铁三角之一,其影响力似乎更大一些。
实际上,这些女性领导者并非只是过渡性人物。她们在各自领域内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并在关键时刻推动了企业的变革与发展。例如,李旎自 2015 年起主导了一系列针对游戏、影视等领域的投资活动,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 B 站的内容生态体系,为其未来的商业变现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在许冉担任京东 CEO 之后,她不仅强调优化业务结构和提升盈利能力,还成功实现了成本控制下的利润增长。数据显示,2024 年京东集团总收入达 11588.19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8%,净利润高达 446.60 亿元,同比增幅达到 92%。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也经历了显著复苏过程。截至 2024 财年末,淘天集团凭借稳定的 VIP 会员基数实现了强劲的收入增长,并录得了可观的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A)。此外,B 站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主要归功于其热门游戏《三国:谋定天下》带来的收入激增。这一切都表明,当初由李旎播种下的种子正在开花结果。
从防守转向进攻
过去几年间,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中国互联网行业进入了防守阶段。在此背景下,各大平台纷纷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聚焦于主营业务的发展。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浪潮的到来,整个行业正逐步摆脱低谷,迈向新一轮扩张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曾经肩负起稳定局面重任的女性领导者们也开始逐渐退出前台,转而专注于更适合她们发挥特长的工作岗位。比如,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吴泳铭接替了戴珊的位置,全面负责淘天集团事务;而蒋凡则重返管理层,领导电商事业群展开新一轮攻势。与此同时,刘强东也开始重新站上舞台中央,亲自参与重大决策制定过程。
总而言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些女性管理者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她们未必总是站在聚光灯下,但正是她们的努力使得中国企业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