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43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9 月 29 日,Stadia 副总裁兼总经理菲尔·哈里森在谷歌官方博客宣布,Stadia 将于 2023 年 1 月 18 日关闭服务器。尽管其技术基础强大,但未获预期用户吸引力,所以做出关闭决定。
谷歌有项目启动几年后不达预期就淘汰的习惯,“Killed by Google”网站便是例证,如今 Stadia 也躺进了这个“墓园”。此次调整事发突然,7 月末谷歌还回应 Stadia 未关闭,仍在努力为平台带来更多优秀游戏。众多游戏开发者也被蒙在鼓里,不少人通过媒体才得知关闭消息,甚至有游戏团队为移植游戏花费五个月时间。
2019 年 GDC 大会上,谷歌发布 Stadia 平台,上线之初收获不少关注,被寄予厚望。然而,短短几年它就走向没落。这一切源于一次不寻常的人事任命。2018 年 1 月 23 日,菲尔·哈里森宣布加入谷歌,负责一个神秘项目,即后来的「Project Stream」,谷歌曾借此测试游戏流媒体功能。2019 年 GDC 大会上,该项目正式亮相并命名为 Stadia。为给平台带来优质独占内容,谷歌同年成立第一方工作室 SG&E。
Stadia 取得过一些成绩,2020 年 4 月,其在 iOS 和安卓平台累计下载量超 100 万次。但这也是其下行拐点,因技术问题和付费模式争议,平台坠落速度加快。2021 年 2 月,谷歌关闭第一方游戏开发工作室,专注提供第三方游戏。副总裁哈里森称不再投资内部开发团队的独家内容,更致命的是成本问题,开发 3A 游戏成本极高。受此影响,工作室负责人雷蒙德离职,产品负责人 John Justice 也紧随其后。雷蒙德暗讽谷歌不懂游戏,尽管谷歌开发者营销主管辩解,但仍无法改变 Stadia 衰落的趋势。
此次关闭声明中,哈里森表示 Stadia 的技术不会被浪费,可能应用于谷歌其他领域或提供给行业合作伙伴。实际上,这一转舵早有迹象,今年 2 月有报道称 Stadia 被划为谷歌云服务 Stream 一部分,业务重心转向为游戏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面向玩家的云游戏平台业务只占 20%。去年 9 月,Stadia 游戏总监就已调任谷歌云部门。
对于云游戏领域来说,Stadia 发布三年后关闭不是好兆头,这表明即使巨头也难以让云游戏成为可行产品。全球范围内,各大云游戏平台表现都一般。海外的亚马逊 Luna、微软 Xbox 云游戏以及 NVIDIA 的 GeForceNow,发展都不如意。亚马逊 Luna 低调推出,副总裁火速离职,近日还传出可能关闭的论调;微软公布的云游戏用户数据可信度存疑;NVIDIA 对 GeForceNow 关心程度下降。
国内云游戏生态更复杂,市场有针对玩家的 to C 平台和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 to B 平台。2021 年,高额成本和低收入压垮多数 C 端企业,格来云和菜鸡等都不好过,格来云游戏还传出资金链断裂、裁员消息。虎牙也对云游戏业务进行裁员,可见云游戏未给直播平台带来足够商业价值。当下国内活跃的云游戏平台仅腾讯和网易,字节跳动试水后没了下文。腾讯 START 云游戏商业化进程加速,但算力日趋减少。而国内 B 端反而逆势上扬,阿里推出元境并服务上百家游戏厂商和平台,蔚领时代等中小玩家也拿到数轮融资,蔚领时代不久前还完成 4000 万美元 B2 轮融资。
回望云游戏发展,谷歌 Stadia 开启了行业元年,众多企业纷纷布局。但因技术难点和体验不及预期,大批 to C 云游戏厂商失败,to B 服务商凭借技术覆盖面存活。2019 年谷歌发布 Stadia 时备受关注,如今关闭时却少有人问津。云游戏这两年借助元宇宙概念似乎有上升势头,但它是否只是资本炒作的标的,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