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14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AI 热潮之下,“传统”互联网行业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2025 年,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入新的“大乱斗”时期,新战场和交战双方都有变化,争夺更加难以预料,将深刻影响未来五年的商业格局。
1. 阿里百度 AI 领域激烈碰撞
以往鲜少被相提并论的阿里和百度,因 AI 产生交集。阿里宣布投入超 3800 亿元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其 CEO 吴泳铭表示在 AI 战略中首要目标是追求 AGI,这让投资者看到阿里的转变,电商虽仍是核心业务,但公司更具科技属性,互联网竞争格局微妙变化。而百度早在 2010 年就布局 AI 领域,2024 年也强调转型关键,但面对阿里等巨头发力,处境尴尬。在与苹果合作上,阿里“截胡”百度,苹果选择阿里作为本地化合作伙伴,涉及多业务领域,同时阿里在大模型测试中表现出色,进一步坚定 AI 探索决心,百度则需凭借文心大模型 4.5 证明技术实力。
2. 腾讯字节竞争路线转变
DeepSeek 成为市场格局变化的关键变量。腾讯旗下元宝 App 接入 DeepSeek R1 模型,微信也灰度测试接入,带动腾讯股价上涨,元宝借此在 App Store 排名大幅提升。此前字节多主动进攻,此次腾讯主动出击且路线不同,多款产品接入 DeepSeek,字节则转向重视 AI 技术底层创新,还引进曾参与谷歌大模型研发的吴永辉负责基础研究探索工作,双方开启新竞争。
3. 抖音支付宝联手对抗微信
微信凭借超高国民度成为强大对手,其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行业震动。微信接入 DeepSeek 引发高度关注,推出微信小店和送礼物功能搅局电商,促使抖音和支付宝罕见合作。此前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促使阿里电商变革并与京东合作,商业竞争中,面对更具威胁的对手,原本的对手也可能联合。
4. 小红书与 B 站首次直接对抗
过去一年小红书和 B 站商业化加速,商业价值提升,面临“破圈”课题。春晚成为它们争抢流量的契机,小红书成为春晚独家笔记分享平台,B 站成为春晚独家弹幕视频平台,二者短兵相接,未来还会在流量和商业化层面产生更多摩擦,冲击大厂市场份额。
5. 京东入局外卖意在即时零售
美团边界不断被巨头扰动,京东打着“0 佣金”口号高调入局外卖市场。京东主打“品质外卖”,变革外卖骑手待遇,引发广泛关注。实际上京东做外卖意在即时零售,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虽小但增速快,已引起各路巨头注意,京东加码即时零售,但也面临电商根基受威胁的问题,其做外卖是连贯布局,兼具进攻与防御意义。
6. 拼多多面临复杂形势
拼多多一直专注有边界感,在 AI 等方面未跟风。但在一些影响自身利益的事情上难以置身事外,如阿里与京东合作、淘宝接入微信支付等。2024 年家电国补政策下,京东和天猫受益,拼多多却因国补入口隐蔽、覆盖范围落后,营收增速放缓。微信电商入局和阿里 AI 拉动电商增长,都让拼多多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或许不能再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