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74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一个关于计算机专业的提问登上知乎热榜,浏览量近 2300 万。本以为是毕业生平均薪酬创新高,结果却是秋招遭遇就业难。计算机专业这个曾经的热门,如今似乎掉进了坑里。
大厂缩招,就业遇冷
曾经,进互联网大厂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理想归宿,大厂的招聘情况也是行业晴雨表。但从 2023 年大厂秋招数据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堪忧。去年还扩招提薪抢程序员,今年却转向保守策略。字节跳动、美团、百度等大厂招聘名额大幅缩减,腾讯岗位也明显减少。而今年毕业生数量创下历史新高,2020 年扩招的研究生中,计算机分支是主力军。一位大厂算法工程师用同样简历再投,结果多家公司不再录用,中小厂情况也不容乐观,受行业调整和大厂人员流出影响,招聘应届生意愿低。
转码不易,成功寥寥
转码曾被视为其他专业学生跳出火坑的法门,每年想转码的人众多。在学历通胀下,计算机专业被认为不挑出身,代码面前人人平等,甚至被称为“宇宙机”。从计算机专业考研内容设置变革可见一斑,408 统考难度高于高校自主命题,越来越多学校采用 408 筛选生源。家庭条件好的转码者会申请海外高校,升学之外还有各种短期转码速成班,但转码成功的是少数,豆瓣“转码失败者联盟”小组已有 4000 余人,他们有的对编程没兴趣无法入门,有的读研花光运气,还有的毕业遇行业缩招裁员。
发展历程,几经起伏
中国早在 1958 年就设置了计算机专业,那时学生与塞满电路板的主机打交道,应用场景多为国家工程和军事机密。1994 年中国加入互联网,1998 年扩招使众多大学开设计算机专业,迎来高光时刻。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计算机专业一蹶不振,2011 年还被指是就业最差专业之一。2019 年短视频大战时,算法工程师薪酬疯涨,热钱涌入让编程班火爆。如今计算机专业看似遇冷,实则又站在了变革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