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伪直播应用Parallel Live的百万美元营收之路

5次阅读

共计 110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如果人们误以为你是一位名人,他们会如何对待你?这是 Ethan Keiser 开发的伪直播应用「Parallel Live」试图解答的问题。这款独特的“直播平台”没有真实观众,而是由 AI 模拟出热烈的氛围,让每位主播都能轻松获得仿佛身处聚光灯下的体验。

「Parallel Live」最早诞生于 2020 年 10 月,最初只是 Ethan Keiser 的一个社会实验想法,他希望借此观察人们对名人的追捧是否会影响旁人的行为。起初,该应用采用固定台词的 AI 评论,缺乏互动性,因此在短暂流行后被搁置了两年多。直到 2023 年初,随着 AI 技术的进步,这款应用得以重新上线,AI 评论变得动态且具有记忆功能,不仅增强了趣味性,还吸引了大量寻求虚拟陪伴的用户。

伪直播的多样化用途

尽管「Parallel Live」功能简单,只需输入昵称和上传头像即可开启直播,但其潜力远超想象。付费订阅用户可解锁更多高级功能,如定制评论、开启打赏机制以及激活“喷子模式”。在某些情况下,这款应用甚至被用作派对中的“僚机”,帮助用户在陌生人面前营造出受欢迎的形象。

例如,一位名叫 @ItsPoloKidd 的博主曾利用此应用成功吸引了一位女孩的注意,通过展示虚假的高人气直播页面赢得了对方的好感。然而,这种做法也引发了关于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尽管如此,Ethan Keiser 并未回避这些争议,反而积极参与其中,进一步扩大了应用的知名度。

从实验到商业化

最初,「Parallel Live」的目标用户群主要是创作者,旨在帮助他们克服与观众实时互动时的紧张情绪。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款应用逐渐转型为一种更具娱乐性和话题性的工具,尤其是在派对场景中大放异彩。然而,这种定位也让它背上了“诈骗软件”的名声。

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了竞争对手「Famefy」,后者专注于提供更加私密的虚拟陪伴体验,避免了线下社交中可能遇到的信任危机。凭借精准的功能设计和强大的市场推广策略,「Famefy」迅速崛起,不仅下载量超过了「Parallel Live」,其内购收入更是达到了后者的两倍。

青少年用户的崛起

尽管「Parallel Live」坚持其派对僚机的定位,但它也开始尝试吸引更多注重虚拟陪伴的年轻用户。数据显示,目前约九成的用户集中在 13 至 18 岁的年龄段。这些青少年通常在家独自直播,享受与 AI 观众互动的乐趣,比如化妆或烹饪。然而,这种转变并未完全消除其品牌形象上的不确定性,导致部分用户转向了更具专注度的竞品。

总体而言,「Parallel Live」的成功故事揭示了伪直播领域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也展示了技术创新如何推动传统概念的革新。尽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其创始人的独特视角依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文完
 0